經七里灘
經七里灘。唐代。孟浩然。 予奉垂堂誡,千金非所輕。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復聞嚴陵瀨,乃在茲湍路。疊障數百里,沿洄非一趣。彩翠相氛氳,別流亂奔注。釣磯平可坐,苔磴滑難步。猿飲石下潭,鳥還日邊樹。觀奇恨來晚,倚棹惜將暮。揮手弄潺湲,從茲洗塵慮。
[唐代]:孟浩然
予奉垂堂誡,千金非所輕。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
復聞嚴陵瀨,乃在茲湍路。疊障數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氳,別流亂奔注。釣磯平可坐,苔磴滑難步。
猿飲石下潭,鳥還日邊樹。觀奇恨來晚,倚棹惜將暮。
揮手弄潺湲,從茲洗塵慮。
予奉垂堂誡,千金非所輕。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
五嶽追向子,三湘吊屈平。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
複聞嚴陵瀨,乃在茲湍路。疊障數百裡,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氳,別流亂奔注。釣磯平可坐,苔磴滑難步。
猿飲石下潭,鳥還日邊樹。觀奇恨來晚,倚棹惜將暮。
揮手弄潺湲,從茲洗塵慮。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宋代:
劉黻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明代:
守仁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秦人羅緻之,憐愛無不至。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
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雲表,藹藹萃千祥。
元代:
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元代:
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清代:
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牆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闆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