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陽李尚書
送襄陽李尚書。唐代。李益。 天寒發梅柳,憶昔到襄州。樹暖然紅燭,江清展碧油。風煙臨峴首,云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學,詞稱文選樓。都門送旌節,符竹領諸侯。漢沔分戎寄,黎元減圣憂。時追山簡興,本自習家流。莫廢思康樂,詩情滿沃洲。
[唐代]:李益
天寒發梅柳,憶昔到襄州。樹暖然紅燭,江清展碧油。
風煙臨峴首,云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學,詞稱文選樓。
都門送旌節,符竹領諸侯。漢沔分戎寄,黎元減圣憂。
時追山簡興,本自習家流。莫廢思康樂,詩情滿沃洲。
天寒發梅柳,憶昔到襄州。樹暖然紅燭,江清展碧油。
風煙臨峴首,雲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學,詞稱文選樓。
都門送旌節,符竹領諸侯。漢沔分戎寄,黎元減聖憂。
時追山簡興,本自習家流。莫廢思康樂,詩情滿沃洲。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李益的詩(183篇) 〕
宋代:
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雲。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宋代:
高似孫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
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
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
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雲淨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禦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
孫繼皋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
名題高士傳,光失少微星。猶有寒山色,依然為爾青。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
名題高士傳,光失少微星。猶有寒山色,依然為爾青。
唐代:
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城裡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後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