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菩薩蠻。五代。孫光憲。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镮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花冠頻鼓墻頭翼,東方澹白連窗色。門外早鶯聲,背樓殘?jiān)旅鳌璞『\醉態(tài),依舊鉛華在。握手送人歸,半拖金縷衣。小庭花落無人掃,疏香滿地東風(fēng)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處尋¤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yuǎn)。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青巖碧洞經(jīng)朝雨,隔花相喚南溪去。一只木蘭船,波平遠(yuǎn)浸天¤扣船驚翡翠,嫩玉抬香臂。紅日欲沈西,煙中遙解觿。木綿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客帆風(fēng)正急,茜袖偎檣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五代]:孫光憲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镮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
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花冠頻鼓墻頭翼,東方澹白連窗色。門外早鶯聲,
背樓殘?jiān)旅鳌?br />薄寒籠醉態(tài),依舊鉛華在。握手送人歸,半拖金縷衣。
小庭花落無人掃,疏香滿地東風(fēng)老。春晚信沉沉,
天涯何處尋¤
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yuǎn)。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
青巖碧洞經(jīng)朝雨,隔花相喚南溪去。一只木蘭船,
波平遠(yuǎn)浸天¤
扣船驚翡翠,嫩玉抬香臂。紅日欲沈西,煙中遙解觿。
木綿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
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fēng)正急,茜袖偎檣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镮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
鈎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花冠頻鼓牆頭翼,東方澹白連窗色。門外早鶯聲,
背樓殘?jiān)旅鳌?br />薄寒籠醉態(tài),依舊鉛華在。握手送人歸,半拖金縷衣。
小庭花落無人掃,疏香滿地東風(fēng)老。春晚信沉沉,
天涯何處尋¤
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yuǎn)。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
青巖碧洞經(jīng)朝雨,隔花相喚南溪去。一隻木蘭船,
波平遠(yuǎn)浸天¤
扣船驚翡翠,嫩玉擡香臂。紅日欲沈西,煙中遙解觿。
木綿花映叢祠小,越禽聲裡春光曉。銅鼓與蠻歌,
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fēng)正急,茜袖偎檣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唐代·孫光憲的簡介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hào)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xiāng)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jié)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jiān),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端问贰肪硭陌巳?、《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jīng)籍,聚書凡數(shù)千卷?;蚴肿遭n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tái)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fēng)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
? 孫光憲的詩(61篇) 〕
清代:
何震彝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yáng)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cè)浅睢?/p>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yáng)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cè)浅睢?/p>
元代:
黃公望
遠(yuǎn)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duì)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遠(yuǎn)望雲(yún)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duì)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
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dāng)暑踐炎石,似魚游熱釜。
對(duì)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dāng)暑踐炎石,似魚遊熱釜。
對(duì)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
:
歐必元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風(fēng)木葉翻。三百灘頭看夜月,萬重山色送啼猿。
求丹不問千年汞,作賦能銷二女魂?;ǖ浊嘟z游騎遍,河陽栽后幾株存。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風(fēng)木葉翻。三百灘頭看夜月,萬重山色送啼猿。
求丹不問千年汞,作賦能銷二女魂。花底青絲遊騎遍,河陽栽後幾株存。
宋代:
潘牥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
李學(xué)一
馳驅(qū)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dāng)?shù)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huán)。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yuǎn)不知還。
馳驅(qū)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dāng)?shù)聲雲(yún)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huán)。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隻今世遠(yuǎn)不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