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唐代。李白。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知君獨坐青軒下,此時結(jié)念同所懷。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曾無好事來相訪,賴爾高文一起予。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
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
曾無好事來相訪,賴爾高文一起予。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譯文及注釋
譯文
時光過得快啊,就像露水一見太陽就干,紅花一遭霜打就蔫。
自從與君離別以后,仿佛俯仰之間春花就換了秋枝條。
泰山頂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涌。
云化飛雨從江面上撲來,卷起浮塵直入你的珠簾帷帳。
也知道你此時一定是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屋里,也知道你此時一定在思念我。
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可惜的是沒有那個喜歡鬧鬧的人提酒來,只能希望你寫篇動人的文章來提提神!
注釋
⑴《太平廣記》:崔圓,開元二十三年應(yīng)將帥舉科,又于河南府充鄉(xiāng)貢進(jìn)士。其日正于福唐觀試,遇敕下,便于試場中喚將拜執(zhí)戟參謀河西軍事。應(yīng)制時,與越州剡縣尉竇公衡同場并坐,親見其事。公衡之名位,略見于此。
⑵梁簡文帝《長沙宣武王碑》:“秋條下葉,春卉含芳。”
⑶江淹詩:“煉藥矚虛幌,泛瑟臥遙帷。”
⑷盧炎詩:“青軒明月時。”
⑸謝靈運詩:“結(jié)念屬霄漢,孤影莫與諼。”
⑹《漢書》:揚雄家素貧,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xué)。江淹詩:“高文一何綺。”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陪方江陰宗諭勸耕過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書草并侍郎誥
千騎精明振物華,麥畦分處槿籬斜。山雖有盡春無際,李竟不言桃自花。
綠漲新添前夜雨,青歸不減去年畬。酒杯弗酹劉伶土,重為斯文一嘆嗟。
和江景吳寅長經(jīng)理屯田道中見寄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qū)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