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

          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

          [宋代]:蘇軾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臺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凄迷。

          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譯文及注釋

          譯文

          隱約可以看見紅妝照映著淺溪,薄薄的云帶著稀稀的雨灑在地上不成泥。送君地在何處?在戲馬臺西。

          干涸的水塘昨夜后積滿秋水,茂密的樹林深處,晚鶯啼叫不止。行人斷腸之處,青草是那樣凄涼迷離。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

          縹緲(piāo miǎo):高遠隱約的樣子。紅妝:一說為隨行女仆,一說為彩云。

          君:指顏、梁。顏即顏復,宇長道,顏淵四十八世孫,賜進士出身,官至中書舍人兼國子監直講。《宋史》有傳。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經學,工小楷。蘇軾在徐州曾與二人交游,并有詩。古臺:即戲馬臺。故址在今徐州市彭城縣南,相傳為項羽所筑,又名掠馬臺。

          廢沼:干涸的池塘。

          凄迷:形容景物凄涼而模糊。善住《送中上人歸故里》詩:“野花秋寂歷,江草晚凄迷。”

          參考資料:

          1、于培杰.蘇東坡詞選: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107-108

          2、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464-466

          3、傅承洲.蘇辛詞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6

          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創作背景

            據《東坡先生紀年錄》,朱孝臧定此詞為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作。石聲準著《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引傅藻《東坡紀年錄》:“元豐元年戊午十二月,送顏梁,作《浣溪沙》。”此詞沒有標注“送顏梁”的標題,但從內容看是一首送別詞,因此大約是“送顏梁”。且薛瑞生先生以詩集同年九月所作《次韻王鞏顏復同泛舟》等詩為證,并確定行者為顏復、梁先。不過就“秋水滿”“晚鶯啼”的描述看,時節應為秋天,而并非十二月。

          參考資料:

          1、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464-466

          2、馬瑋.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 蘇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3:128-129

          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蘇軾交游廣泛,又多情善感,自通判杭州以來,已寫下了大量的別情詞,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佳作。這首詞雖然不甚引人注目,卻自有其不可掩的藝術特色。

            寓情于景。這是這首詞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全詞大半篇幅寫景,有點潑墨如云的勁頭。上片先寫在戲馬臺西送別友人時的眼前景物:遠處,隱約見到一個女郎的盛裝映照在淺淺的溪水之中,天空云氣稀薄,零星小雨仍在下著,路面上泥濘倒也無多。而隨著詞人在郊野上行進的腳步,下片也拓展了境界:昨夜大雨滂沱,原來干涸的池沼已經漲滿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樹林深處傳來了黃鶯的啼鳴,前方還有撲入人的視野的大片入秋枯萎的野草。這種種景物只有“紅妝照淺溪”略具美感,而因“縹緲”充其量帶有幾分朦朧美,其余基本色調則是灰暗、荒涼。所以盡管詞中對有關情事僅略予點明——“送君”、“行人腸斷”,見出送別之意,對抒情主人公觸目傷懷,感極而悲的情緒,還是可以深切體認的。質言之,詞人是借蕭瑟、凄涼的秋景,來寫傷別之情。

            詩中有畫。這體現了詞人在創作中的一種審美追求。這種審美追求,來自對唐代詩人與畫家集于一身的王維詩、畫作品的深入體悟,也與詞人持有詩畫一律、詩詞一體的藝術見解密不可分。在這首詞創作中,詞人充分調動視覺、聽覺等感官方面的功能,運用白描手法,將遠近、高下、隱顯、明暗等不同的景物收入畫幅,繪出了一長幅秋景圖,就是這方面一個成功的例子。

            對面著筆。這可以從末句“行人腸斷草凄迷”看出來的。詞人說,面對一片凄涼而模糊的衰草,友人會極度傷心的。單就這一句而論,可以說是情景交融,而從表現別情的角度來說,則是從對面著筆。當然,寫友人離別的悲傷,乃是為了深一層地表現詞人自己的悲傷,因而有花面相映之妙。

            這首詞大半寫景,寫景卻栩栩如生,或視、或聽、或聲、或色,描繪一幅真切動人的送別場景,更加深了依依惜別的情意。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偈頌一百零九首

          宋代釋可湘

          東家點燈,古家暗坐。

          一樣元宵,生涯各做。

          思佳客

          顧隨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云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

          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詩

          明代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

          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花園即事呈常

          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

          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寄趙倉

          宋代許棐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