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牧的詩 >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唐代]:杜牧

          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中一作:衷)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多少感慨從內(nèi)心涌上不能自已,一聲畫角夕陽照在樓頭。

          對著碧山整日思念無盡,到哪年愁恨可與芳草一同罷休?

          睫毛就在眼前卻總是看不見,大道本非身外還去何處求?

          有誰能夠比得上你張公子,以上千首詩篇蔑視那萬戶侯。

          注釋

          九峰樓:在今安徽貴池東南的九華門上。一作“九華樓”。

          百感:指內(nèi)心種種復雜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內(nèi)心。

          芳草:象征賢者。即:一作“始”。

          長:一作“猶”。

          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張公子:指張祜。

          輕:作動詞,輕視、蔑視的意思。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3

          2、吳 鷗.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94-95

          3、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75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至六年(846年)杜牧池州刺史任上。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秋天,張祜從丹陽寓地來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兩人遍游境內(nèi)名勝,以文會友,交誼甚洽。此詩即作于此次別后。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75

          2、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74-1076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鑒賞

            這首詩純乎寫情,旁及景物,也無非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筆,傾泄了滿腔感喟。眾多的感慨一齊涌上心頭,已經(jīng)難于控制了。“角聲”句勢遒而意奇,為勾起偌多感嘆的“誘因”。這一聯(lián)以先果后因的倒裝句式,造成突兀、警聳的藝術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時流甚遠。一樣的斜陽畫角,用它一點染,氣格便覺異樣,似有一種曠漠、凄咽的情緒汩汩從行間流出。角聲本無所謂孤獨,是岑寂的心境給它抹上了這種感情色彩。行舊地,獨憑欄桿,自然要聯(lián)想到昔日同游的歡樂,相形之下,更顯得獨游的凄黯了。

            三、四句承上而來,抒發(fā)別情。對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處所;夾道的芳草──伴隨著友人遠去天涯。翠峰依舊,徒添知己之思;芳草連天,益增離別之恨。離思是無形的,把它寄寓在路遠山長的景物中,便顯得豐滿、具體,情深意長了。詩人正是利用這種具有多層意蘊的詞語暗示讀者,引發(fā)出豐富的聯(lián)想來,思致活潑,宛轉(zhuǎn)關情。

            五、六兩句思筆俱換,由抽繹心中的懷想,轉(zhuǎn)為安慰對方。目不見睫,喻人之無識,這是對白居易的微詞。“道非身外”,稱頌張祜詩藝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別處追求。這是故作理趣語,來慰藉自傷淪落的詩友。自此,詩的境界為之一換,格調(diào)也迥然不同,可見作者筆姿的靈活多變。

            七、八句就此更作發(fā)揮。“誰人得似”即無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無以復加。末句“千首詩輕萬戶侯”補足“誰人得似”句意,大開大合,結構嚴謹。在杜牧看來,張祜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沒有誰及得上他的清高豁達。

            此詩為抒情佳作,氣格清高俊爽,興寄深遠,情韻悠長,恰似倒卷簾櫳,一種如虹意氣照徹全篇,化盡涕洟,并成酣暢。這種旋折回蕩的藝術腕力,是很驚人的。它將對朋友的思念、同情、慰勉、敬重等意思,一一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來,含蓄婉轉(zhuǎn)而又激情蕩漾。

            一首詩里表現(xiàn)出這么復雜的感情,有紛挐的棖觸,綿渺的情思,氣類的感憤,理趣的闡發(fā)和名士所特具的灑脫與豪縱。風骨錚錚,窮極變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邁、拗峭,深于感慨的詩風,于此也可略窺究竟了。

          杜牧簡介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438篇)

          猜你喜歡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代釋普度

          短棹輕帆,風恬浪靜。

          溢目湖光鏡樣平,漁歌未起同誰聽。

          與勻道人蔬飯作兩絕句 其一

          宋代朱松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陳五主

          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次韻徐太博

          宋代方岳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

          王晦叔惠聽雨圖次蔡韻奉寄 其一

          宋代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

          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nèi)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

          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jù),吾憶李鴉兒。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品91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