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亡通:無)

          清平樂·村居譯文及注釋

          譯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

          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注釋

          清平樂(yuè):詞牌名。村居:題目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吳音:吳地的方言。作者當時住在信州(今上饒),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翁媼(ǎo):老翁、老婦。

          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織:編織,指編織雞籠。

          亡(wú)賴:這里指小孩頑皮、淘氣。亡,通“無”。

          臥:趴。

          參考資料:

          1、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46-147

          2、楊忠譯注.辛棄疾詞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44-145

          3、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81

          清平樂·村居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由于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閑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16-1517

          2、楊忠譯注.辛棄疾詞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44-145

          清平樂·村居鑒賞

            在這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農村景象的描繪,反映出他的主觀感情,并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

            作者這首詞是從農村的一個非勞動環境中看到一些非勞動成員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農村有生機、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兩句是作者望中所見,鏡頭稍遠。“茅檐低小”,鄧《箋》引杜甫《絕句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此正寫南宋當時農村生活條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這戶人家的活動,也聽不到人們講話的聲音的。第二句點明茅屋距小溪不遠,而溪上草已返青,實暗用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語意,說明春到農村,生機無限,又是農忙季節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邐行來,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卻聽到一陣用吳音對話的聲音,使自己感到親切悅耳(即所謂“相媚好”),這才發現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勞動,只有一對老夫婦留在家里,娓娓地敘家常。所以用了一個反問句:“這是誰家的老人呢?”然后轉入對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繪。這樣講,主客觀層次較為分明,比把“醉”的主語指翁媼似更合情理。

            下片寫大兒鋤豆,中兒編織雞籠,都是寫非正式勞動成員在搞一些副業性質的勞動。這說明農村中絕大多數并非坐以待食、不勞而獲的閑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則成年人的辛苦勤奮可想而知。“臥”字確實使用最妙,它把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表現出只有老人和尚無勞動力的年齡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樂。這實際上是從《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寫化出,卻比《莊子》寫得更為生動,更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別是作者用了側筆反襯手法,反映農村生活中一個恬靜閑適的側面,卻給讀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補充余地。這與作者的一首《鷓鴣天》的結尾,所謂“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正是同一機杼,從藝術效果看,也正有異曲同工之妙。

            詩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安寧、平靜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孫臏

          宋代徐鈞

          百年家學妙兵機,知彼猶憐己未知。

          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衛足不知葵。

          次韻黃仲宣九日

          宋代楊公遠

          又逢重九日,七載寓僧廬。

          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

          清代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里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枯山

          宋代釋居簡

          嵌巖礧砢無津潤,踞地盤空隱霧深。萬竅怒號從定起,試聽枯木里龍吟。

          三部樂 和霞盦風后木葉枯脫之作

          清代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治既小愈作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2020|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亚洲XX00视频|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