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秋夜吟
朝天子·秋夜吟。元代。李致遠。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涼月半簾風,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幾重?遮不斷相思夢。
[元代]:李致遠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涼月半簾風,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幾重?遮不斷相思夢。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涼月半簾風,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幾重?遮不斷相思夢。
譯文
寺廟里傳來傍晚的鐘聲,一陣陣蟬鳴送走了落日。半輪涼月升起,半簾夜風吹來,觸發起詩人的滿懷愁緒。什么地方的樓臺上,傳來悲怨的笛聲?鬢發早已斑白秋夜這樣漫長。巫山神女雖相隔重重山峰,也遮不斷對她相思的夢。
注釋
梵宮:即佛寺。
半規:圓形為規,半規即半圓。
二毛:鬢發斑白。
楚峰:指四川、湖北兩省邊境的巫山一帶,有十二峰,其中神女峰最奇。
唐代·李致遠的簡介
李致遠,生平事跡不詳。何夢華抄本《太平樂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陽(今屬江蘇)。存小令26首,套數4篇及雜劇《還牢未》。仇遠相交甚密。據仇遠寫給李致遠的《和李志遠君深秀才》詩中說他“有才未遇政績損”“亦固窮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鶴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順,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譜》列其為曲壇名家,評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
? 李致遠的詩(21篇) 〕
宋代:
孫覿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清代:
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勳名。
水榭分還壯,雲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宋代:
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
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
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宋代:
辛棄疾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幹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甯、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