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相 其二
哭子相 其二。明代。李攀龍。 清秋不盡客依依,夢里閩天掛劍歸。莫向延平津口度,恐驚風雨二龍飛。
[明代]:李攀龍
清秋不盡客依依,夢里閩天掛劍歸。莫向延平津口度,恐驚風雨二龍飛。
清秋不盡客依依,夢裡閩天掛劍歸。莫向延平津口度,恐驚風雨二龍飛。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宋代:
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兩漢:
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鬥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雲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鬥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唐代:
權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