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二首 其二
玉泉山二首 其二。清代。劉鶚。 孤塔蒼崖結搆牢,巋然俯視世滔滔。煙云連野心同遠,樓閣依山步漸高。性本虛明宜自得,無經悟入亦徒勞。可憐有客勤三禮,不見靈光現玉毫。
[清代]:劉鶚
孤塔蒼崖結搆牢,巋然俯視世滔滔。煙云連野心同遠,樓閣依山步漸高。
性本虛明宜自得,無經悟入亦徒勞。可憐有客勤三禮,不見靈光現玉毫。
孤塔蒼崖結搆牢,巋然俯視世滔滔。煙雲連野心同遠,樓閣依山步漸高。
性本虛明宜自得,無經悟入亦徒勞。可憐有客勤三禮,不見靈光現玉毫。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明代:
陶益
江郭側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
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江郭側徑雲一隈,石壁曆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
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宋代:
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宋代:
李之儀
踏盡田塍轉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何事今朝特見慳。
踏盡田塍轉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何事今朝特見慳。
清代:
屈大均
紫髯雖滿鏡,終奈二毛何。白日從他暮,朱顏且自酡。
楚丘神智少,萊子笑啼多。明歲杖鄉得,居然六十皤。
紫髯雖滿鏡,終奈二毛何。白日從他暮,朱顔且自酡。
楚丘神智少,萊子笑啼多。明歲杖鄉得,居然六十皤。
明代:
李夢陽
明晦每無常,人道豈不然。歸云徂靡馀,日華耀清漣。
戚愉繄為誰,喟然想千年。姑蘇寵宰嚭,越孤辭會山。
明晦每無常,人道豈不然。歸雲徂靡馀,日華耀清漣。
戚愉繄為誰,喟然想千年。姑蘇寵宰嚭,越孤辭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