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全省林業工作會議上的演講材料有哪些篇一
(一)推深做實林長制。
今年是林長制正式運行的第一年,要統籌推進各項工作,推動林長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跨越。
一要發揮林長作用。推深做實林長制的關鍵在于林長。務實組織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巡林,全面壓實林草資源保護主體責任。適時召開林長會議,研究部署本轄區內的重點林業工作、重大林業問題,充分調動各林長制協作單位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良好格局。通過抓住林長這一“關鍵少數”,帶動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絕大多數”深度參與林業工作。
二要強化督查考核。堅持定量與定性、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科學設置考核指標,既包括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主要指標,又涵蓋科學綠化、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對發生毀林重大案件、重大火災、重大有害生物災害等,按規定實行“一票否決”,對造成林草資源嚴重破壞的嚴肅追責問責。
三要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各級林長辦隊伍建設,強化人、財、物保障,確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整合各類護林員,選優配強監管員,充實基層林業行政執法力量,不斷完善“一長三員”分區負責的網格化管護體系。加快建設林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全面配備巡護手持終端,及時掌握林地草地占用及森林草原火情、有害生物災害發生狀況和風險隱患,提高預警預報和查處問題能力。
(二)加快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
通過統一設置、分級管理、分區管控,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一要深化國家公園建設。國家公園是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地,是體系建設的核心。推進南山國家公園建設,抓緊落實體制理順、規劃布局、內部管理、確權登記等各項工作,嚴格保護生態資源,妥善解決矛盾沖突,爭取早日正式設立。按照中央部署,統籌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周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認真謀劃全省國家公園空間布局,積極探索張家界等國家公園籌建工作。
二要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落實保護面積不減少、保護強度不降低、保護性質不改變的總體要求,結合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不斷完善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成果。科學劃分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合理調整邊界范圍和功能分區。
三要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自然保護地是中央環保督察、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等緊盯的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要求極高。要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破壞保護地生態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制止各類違法違規開發建設行為。
(三)深入實施科學綠化。
以建設部省共建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為契機,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切實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一要明確“在哪造”。精心編制《xx省科學綠化國土空間規劃》,構建“一心五區多廊”的綠化格局,即開展xx綠心林相改造提質,實施武陵-雪峰山區、南嶺山區、幕阜-羅霄山區、環xx區、湘中丘陵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打造湘江“千里濱水走廊”等重要生態廊道。堅決實現落地上圖,與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等實現多規合一。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禁開山造地、填湖綠化。
二要明確“造什么”。堅持適地適綠,選擇易成活、效益高的樹種草種,做到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積極采用鄉土樹種草種進行綠化,審慎使用外來樹種草種。堅持近自然配置理念,采用多樹種多草種開展綠化,積極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碳匯林探索、石漠化治理,著力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松材線蟲病等疫區避免選用松科樹種,地質災害多發的陡坡地段避免選用淺根性樹種。
三要明確“怎么造”。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要求,秉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宜造則造、宜封則封。加強綠化施工管理,充分保護原生植被、野生動物棲息地、珍稀植物等,禁止毀壞表土、全墾整地等,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堅決反對“大樹進城”等急功近利行為,避免片面追求景觀化,嚴禁鋪張浪費搞綠化形象工程。
(四)大力發展林業產業。
全面推動油茶、竹木、花木等千億產業發展,著力實現產業增效、群眾增收,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要做強油茶產業。xx是全國油茶產業的先行者、領跑者、示范者,務必持續鞏固這一優勢。扎實推進油茶低產林改造、茶油小作坊升級改造“兩個三年行動”。加強“xx茶油”公用品牌建設,在生產流程、產品質量、特征指標、包裝標識等方面進行統一監管,以過硬的品質助推“湘品出湘”。
二要做精竹木產業。xx是竹資源大省,竹木產業具有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大力培育優質竹林資源,建設一批高產高效的筍用、材用竹林示范基地,推動竹纖維復合材料、定向重組竹集成材、竹生物質能源制品等新型竹質產品研發生產,加強“瀟湘竹品”公用品牌建設,著力推動全省竹木產業轉型升級。
三要做優花木產業。點上建立xx綠心花卉園藝博覽園,線上提質“百里花木走廊”等產業帶,面上打造花木特色縣,著力建設生產加工、市場流通、文化旅游、科技支撐四大體系,定期舉辦xx省花木博覽會,努力實現全省花木產業規模化、機械化、特色化。
(五)切實強化林業資源管護。
要把資源保護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堅決守護來之不易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一要強化林地濕地監管。依法嚴格保護林地、濕地,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嚴格執行林地定額管理制度、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全面加強天然林、公益林管護和古樹名木保護。完善國際、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建設,著重加強xx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弘揚斗爭精神,敢于較真碰硬,用好掛牌督辦、媒體曝光、警示約談、有獎舉報等措施,嚴厲打擊侵占和破壞林草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著力提升林業監管的威懾力。
二要強化林業災害防控。森林火災、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嚴重威脅國家生態安全,必須時刻繃緊災害防控這根弦。堅持預防第一,嚴格管控野外火源和松材線蟲病疫木等關鍵環節,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提高綜合防控能力,補齊隊伍力量、基礎設施、防控裝備短板。健全區域聯防聯控制度,繼續實行包片蹲點、嚴防死守,確保不發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災,堅決遏制松材線蟲病疫情蔓延擴散趨勢。
三要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一直是熱點敏感問題,國內外廣泛關注。持續加強麋鹿、江豚、銀杉等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積極實施華南虎野化放歸等工程,并做好生態監測。穩妥處置野豬致害等沖突,科學開展種群調控,防止出現負面炒作。全面禁止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常態化開展聯合打擊行動。加強棲息地保護,推進各類動物園、植物園體系建設。
(六)扎實推進能力建設。
穩步提升林業治理能力,使其更加現代、更加完善,更加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任務新要求。
一要提升信息強林能力。高位推動林業信息化,逐步打破部門之間信息壁壘,深入整合現有林業信息系統,推廣遙感、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加快建設林業大數據體系、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全面承載森林防火、綠化上圖、保護地管理等各類業務功能,實現全天候、全覆蓋的動態監管。持續開展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加強溝通合作和成果共享,著力形成林草資源“一張圖”“一套數”。
二要提升科技興林能力。以xx實驗室林業片區為引領,全力推進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油茶科創谷建設,全面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林業科技創新一體化平臺。促進林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設一批科技推廣示范基地,把務實管用的科技成果送到林農家。
三要提升依法治林能力。深入貫徹《森林法》《草原法》《濕地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全面推行最嚴密的法治、最嚴格的制度。完善林業立法、普法,整合林業行政執法力量,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能力。
在全省林業工作會議上的演講材料有哪些篇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林業工作,多次對林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著力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做好林業工作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的應有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并就國家公園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防火、科學綠化等作出具體指示。生態保護修復是林業部門的首要職責,生態優先理念必須牢固樹立,堅決做到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我們要立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生態安全的大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質量建設國家公園,加強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抓好森林防火,通過拓展綠化空間、改進綠化方式不斷擴大增量、提高質量,從而鞏固提升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維護全省生態安全。
(二)做好林業工作是實施生態惠民利民的有力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把農村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農民致富的綠色產業,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種油茶綠色環保,一畝百斤油,這是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一條好路子”。林業產業在保供給、促增收、惠民生方面有突出優勢,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我們要立足實現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的大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發展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綠色經濟體系,著力壯大油茶、竹木等林業特色產業,積極培育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不斷探索林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逐步提高公益林、天然林補償標準,切實做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同步提升,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三)做好林業工作是提升生態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實筑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要堅持正確改革方向,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要守住保生態、保民生兩條底線”。林業是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領域,迫切需要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我們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的大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真正把改革的紅利、創新的活力、發展的潛力有效疊加起來,做實林長制,深化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業科技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加快形成持續健康的發展模式,有力提升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四)做好林業工作是推動xx生態建設的重點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xx發展,多次對xx生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xx考察時,囑托我們“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實地察看了岳陽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復綠、濕地修復情況,勉勵我們“守護好一江碧水”。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xx時,明確了“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并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性提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指示,為新時代xx生態文明建設確立了新坐標、賦予了新使命。我們務必始終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正確道路,著力提升“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態承載力,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領導特別是林業系統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扎實工作,力爭取得在全國有地位、在行業有影響的工作實效,以xx林業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