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畫家梵高教案篇一
北路園學校霍立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梵高生平、繪畫風格及藝術成就。
(2)過程與方法:能用簡單的語言對梵高的作品進行欣賞評述,提高審美素養與能力。
重點:初步認識、了解梵高及其作品,學習欣賞作品的方法。
難點:通過梵高的作品感悟他內心的藝術表現情緒,并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評述。
教學用具準備: 課件、范作、油畫棒。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出示兩個詞:瘋子、天才。你們相信一個瘋子會成為一位天才嗎? 在19世紀的荷蘭,有一位瘋子曾經瘋狂到親手割下自己耳朵,在他死后卻被人們譽為“天才畫家”。他是誰呢?他就是森特·梵高。
2.觀看視頻。以“梵高是瘋子嗎?”展開討論,小結:梵高是瘋狂的天才。
二、解決重難點。
1.欣賞梵高代表作品,簡要介紹梵高生平。
欣賞代表作《自畫像》。為什么他看起來不太開心?引導學生感受梵高的孤獨和真誠。
4.解決難點步驟2:
以《麥田群鴉》講述梵高自殺的經歷以及他的弟弟提奧對他的重要性。選取三段梵高寫給提奧書信的語錄,引導學生通過語錄看懂梵高的藝術精神和對藝術的熱愛。
三、實踐體驗。
用油畫棒將梵高原作中空缺的部分補充完整的方式,初步體驗梵高的作畫風格。教師示范,學生體驗,展示點評。
四、結語。
以《加歇醫生像》的天價引導學生了解梵高及其作品在當今畫壇的重要地位,希望同學們能夠喜愛藝術,并能像梵高那樣敢于堅持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畫家梵高教案篇二
畫家凡·高
單位:中原區秦嶺路小學
姓名:王晶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繪畫風格,知道如何對一名畫家進行專題研究和學習。
2、能用簡單的文字對凡·高的作品進行欣賞評述,能查閱、搜集相關資料。
3、通過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學習凡·高對藝術熱情、執著、勤奮創新的精神。同時感悟人在逆境中應該怎樣調整控制好自己,成為一個積極健康的人。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和了解畫家凡·高及其作品。
一、導入:
由flash動畫導入。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是一段關于環保方面的動畫,同學們知道短片里的人物是誰嗎? 生;是凡·高。
師:是從哪看出來的,真聰明,那么關于凡高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回答 師: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想知道一起通過學習走進凡·高,走進凡·高的油畫。
二、欣賞體驗
1、整體感受凡高
師:通過課前的搜集,關于凡高你都知道了什么?誰能簡單的介紹一下。
生:學生根據搜集匯報知道的凡·高。
師:引導學生簡單的概括一下凡高早年的生活狀況。(引導學生說出:凡高早年的生活非常的貧困,但是他很善良,經常和窮苦的人在一起,給他們一些幫助,雖然凡高也做過很多工作,但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做下去,于是凡高選擇了繪畫作為他一生的追求,那么凡高的繪畫生涯是一帆風順的嗎?凡高的畫又有什么特點呢?首先我們來看凡高繪畫早期比較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吃馬鈴薯的人》。
2、引導學生欣賞《吃馬鈴薯的人》(1、)看到這幅畫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談,是從陰暗的色彩感受到了貧窮,從粗糙的手看出他們是普通的農民。
(2、)引導學生體會出凡高極具個性的繪畫。
凡高在給弟弟的信中是這樣評說這件作品的:“我想清楚的說明那些人如何在燈光下吃土豆,用放進盤子中的手耕種土地??老老實實的掙得他們的食物。”教師由此引導學生概括出凡高是想通過這幅畫真實的再現普普通通的農民形象,但這中真實是凡高加工后了的真實,可以看出凡高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畫家,并通過繪畫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想法。
(3、)通過凡高的貧窮,引導出凡高堅持自己個性化的繪畫,而不落俗套。
凡高為了創作出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他一直堅持具有個性化的創作,那么凡高作到了嗎?隨著時間的推移凡高的繪畫風格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3、引導學生欣賞《向日葵》(1、)感受自然風光的美
引導學生說出這幅帶給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反問是什么讓你有了這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說出色彩在這幅畫中的運用特點。
(3、)引導學生猜一猜凡高此時的心情怎么樣,目的在于說出凡高此時的創作是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希望的,并與凡高的悲慘命運做好反襯。
(4、)引導學生分析《向日葵》的用筆。
用筆厚重,感受到了凡高創作時的那種激情,并為繪畫投入了全部的情感。
(5、)你試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簡單的評價一下凡高的《向日葵》(6、)面對阿爾美麗的風景,面對凡高美麗的繪畫,如果讓你送給凡高一句話,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如果凡高在世,聽到你們這些美好的祝福,一定會感動的流淚。但事情總是事與愿違,我們這位悲劇畫家的身上總是降臨著這樣那樣的苦難。誰知道阿爾后期凡高的生活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學生結合課前的搜集談。(與高更之間的矛盾,繪畫不被人理解和認可,依然貧窮,超負荷的創作生病了但依然堅持繪畫)
4、引導學生欣賞《星月夜》(1、)引導學生體驗 畫自己記憶中的星空。
(2、)師小結。看來同學門的星空也是多姿多彩,異彩分成,那大使筆下的星空又是什么樣的呢?引出《星月夜》。(3、)看到了這件作品后,它帶給你的感受是什么?(4、)誰知道凡高的這幅作品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作的?(5、)配樂欣賞作品,反問學生透過畫的表面你感受到了畫家的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對人生的迷茫,對病痛折磨的恐懼,這也是凡高內心世界的獨白,是凡高真實情感的寫照。(6、)引導學生分析繪畫風格。
從畫中有力的筆觸,旋轉的線條可以看出畫家追求的不是事物外部的形象,而是通過繪畫表達出畫家內心對事物獨特的看法和理解。(7、)通過前面我們對凡高生平的了解以及部分作品的分析,你能試著概括一下凡高的一生,評論一下凡高的油畫。
音樂欣賞,結束教學。
畫家梵高教案篇三
我在上《畫家梵高》這節欣賞課時就有了一些改變。既然是欣賞課,就離不開“看”。我首先引導學生讀畫,并給學生提供了每幅畫的文字資料,幫助學生讀懂和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并能運用美術的語言來認識作品,感受其美感。利用美術語言來欣賞作品,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些難度的,因此,我把指導的重點就放在這上。
1、選一幅自己印象最深的作品;
2、簡單的描述作品內容;
3、作品的色彩、構圖、筆觸有什么特點;
4、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美感;
5、不低于60字。我想,對于初學寫評述的學生來說,教師提出的要求越細,越具體,越明確,對于學生越有指導性。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只用“喜歡”、“很美”等這些概念的詞語來評價,而沒有說明“為什么”這個關鍵。
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看,還有以下問題是要引起我以后注意的。
1、學生更加關注作品的內容,而忽略了美術手法。
2、平淡,發自內心的,真實自我的感受不夠。
3、作品不寫書名號,錯別字多,語句不通。
-->
畫家梵高教案篇四
導入:2024年,美國宇航局的航流星云圖觀測到地球表層,竟然和一位畫家在100多年前創作的一幅名為《星月夜》的作品極為相似。這讓人不禁感嘆,究竟是大自然創作了藝術作品,還是這位畫家早就擁有了一雙創世者的眼睛?大家知道這位偉大的畫家是誰嗎?這位畫家就是著名的藝術大師文森特.凡高。今天就跟著老師一起,走進凡高的傳奇世界。(板書:畫家凡高)梵高和自畫像 1、1853年,凡高生于荷蘭南部一個牧師的家庭。早期的凡高做過職員、經過商,還在一個貧窮的礦區做過傳教士,但這些工作對于愛幻想的凡高來說,都不能得到滿足,家里的貧困一直伴隨著他。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后他投身于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斗”。
早期他的畫風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和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畫面真實、生動,我們一起來欣賞凡高創作于1885年的作品《吃馬鈴薯的人》。
問:同學們看到這幅作品時,整幅作品的色調怎樣?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畫面色調昏暗深沉、家境貧寒、畫面寫實、人物表情分明。
畫家非常真實的表現了窮苦人民家庭生活,這不但是表現他們,同時也是表達自己的感受。
2、時間到了1888年,傳統的繪畫方法似乎并不能調動起梵高創作的積極性,于是他來到了法國,開始了他新的生活。結識印象派畫家,并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
《阿爾小鎮的吊橋》:這是一幅美麗的風景作品,描繪的是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德美麗風光。這是他眾多代表作之一,在阿爾的這段時間,也是凡高創作最為開心的一段時光。問:你們覺得這幅作品和《吃土豆的人》比較,色彩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燦爛、艷麗、活躍、醒目。
看到吊橋這幅作品,仿佛我們也身臨其境,走進了畫家的生活。
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法國的天使那么藍,藍的深沉,藍的透徹。陽光是橘黃色的,那么耀眼,燦爛如火,就在這樣美的地方,凡高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達到了他藝術的巔峰時期。讓我們來欣賞欣賞畫家筆下的美麗世界。(圖片:咖啡館、臥室、麥田??)
4、同學們,這幅《星月夜》,也是眾人非常熟知的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問:畫面中的星空和我們平時的星空有何不同?問:畫家的筆觸有什么特點呢?生:畫家表現的抽象、夸張、變形。生:筆觸看上去是旋渦狀的短線,布滿整個畫面。
畫面中的月亮像火球一樣掛在天空,星光璀璨,整個畫面仿佛在旋轉、流動、耀眼。
5、這么美麗的作品,老是想跟大家一起來分享,跟隨老師一起,來探索作品《星月夜》的奇妙。
介紹材料:彩色砂紙、油畫棒。
創作步驟:打稿:用油畫棒直接輕畫出作品評各部分的位置;上色:學習運用畫家的筆觸,選擇適合的顏色,進行畫面填充;調整:調整顏色,細部刻畫。
6、我們一起欣賞了《星月夜》這幅作品,那當你身臨其境時,你眼前的星月夜又是否如同梵高的那樣旋轉、流動、耀眼呢?大家就一起動手,試著用畫家的畫法,創作出一幅自己的星月夜吧。創作要求: 創作提示:感受《星月夜》這幅作品,當你身臨其境時,你眼前的星月夜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學習運用梵高的畫法和筆觸,來創作一幅自己心目當中的星月夜。
創作步驟:打稿:用油畫棒直接輕畫出作品評各部分的位置;填充:學習運用畫家的筆觸,選擇適合的顏色,進行畫面填充;調整顏色,細部刻畫。
7、評價:
生:你來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表達一下自己對畫家凡高藝術成就的感受。同學們說得太好了,看來凡高的一生和他的藝術成就深深的感動了大家。
總結:這位易激動且高產量的藝術大師,終身病魔纏身,在一次麥田寫生時,用槍結束了他的生命,年僅37歲。在他短暫一生中留下800多幅震撼人心的杰作,但只有一幅賣了出去,就是這幅《紅色葡萄園》。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至今仍有許多人在爭相模仿他的作品,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高科技技術下的梵高作品,一起來欣賞《當梵高的畫動起來》,讓我們在感動中向這位大師致敬!結束今天的課程。
畫家梵高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重點:初步認識、了解畫家凡?高及其作品。學習如何欣賞評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凡?高相關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收集:
1.課前收集凡?高相關圖片資料。2.談談你對凡?高的了解。
教學意圖:通過多種途徑學習知識。
二、閱讀:
1.自學了解書中文字,了解凡?高的一生。
教學意圖:自學及培養提煉文字信息的能力。
三、欣賞: 1.欣賞凡?高作品:
2.為作品編排順序:荷蘭時期?巴黎時期?阿爾時期?圣雷米時期?奧維爾時期 3.總結:凡?高是后印象主義畫派主要畫家之一 教學意圖:分析畫面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總結:
1.用文字描述一幅畫。2.臨摹一幅畫。
3.小結:我們初識了這位充滿傳奇的藝術家,希望你們能夠更深地了解他和他的繪畫。教學意圖:知識的拓展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