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物質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而舒緩,時而緊張。那么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生活的圈子呢?那就是與人為善。
孟子曾說過:“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
與人為善就是寬容。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能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恕吧!”用今天的話來說,恕就是寬容。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與人為善,是冬天皚皚雪山上的暖陽。
與人為善就是關愛。12年前一次義演改變了叢飛的人生,從此他熱心公益事業(yè)。無私地付出,默默地關愛,使許多人收獲溫暖。最后,甚至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拿出2萬元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qū)。他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貧窮和疾苦,讓世界變得絢麗耀眼。
與人為善就是微笑。它具有震懾力,使人在不知不覺中認同你。鋼鐵大王卡內基用微笑面對別人的謾罵,給別人微笑的臺階,最終贏得摯友。在人生的長途中,學會用微笑譜寫人生的樂章,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與人為善就是孝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田世國作了最好的詮釋,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了母親,用行動展示了對母親的愛,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與人為善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唯有冷靜、忍耐最重要,才會使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收獲更多朋友。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的陽光。
與人為善是包容。包容是海納百川,是厚德載物;包容是睿智恢弘,是寧靜致遠。康德說過,只有兩件事情能讓我深深地震撼,一是我們頭頂璀璨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
善,如同明燈,驅除黑暗、膽怯,使我們擁有一份坦蕩的胸懷。只要心中有善,世界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