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克。牛頓是杰出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是經典力學體系的創始人。
具體地說,牛頓在科學上的重大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
天文學上的成就:牛頓從對天體運動規律的多年研究分析,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定律可以這樣表述:任何兩個質點之間存在著相互吸引力,其大小和他們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其方向沿兩個質點的連續方向。牛頓為萬有引力定律找到了正確的數學表達式,并指出它具有普遍的意義。宇宙間一切天體運動的力,以及孕周間一切物體,不管他是宏觀的,微觀的,有生命的,無生命的等等,都服從萬有引力定律。
光學上的成就:牛頓用棱鏡進行試驗,把白光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顏色的光帶,而且又通過倒置棱鏡,再把上述光帶重新組合成白光,從而正確的論證日光是由有色光組成的,解釋了虹的現象,為現代光譜學奠定了基礎。1672年,牛頓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從而消除了當時折射望遠鏡中普遍存在的色散現象。牛頓創立了光的“微粒說”,這個學說認為光是有發光體射出的微粒組成,這些微粒以高速度做直線運動,只有在媒質發生變更時速度才會變化。
數學上的成就:牛頓創立二項式定理,并和德國的萊布尼茨幾乎同時而獨立的完成了微積分學。
力學上的成就:牛頓提出了“力”、“質量”和“動量”的明確定義,并把它們與伽利略所提出的“加速度”聯系起來。他總結了三個定律:
第一定律:每個物體繼續保持其靜止或沿一直線做等速運動的狀態,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第二定律:運動的改變和所加的動力成正比,并且發生在所在的那個力的那個直線方向上。
第三定律:每一個作用總是有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和它對抗。
牛頓在自然科學方面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牛頓是一個形而上學的機械唯物論者,也是一個有神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