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與愛同行》,細細地閱讀,漸漸被故事所感動。愛無處不在,父母的呵護、老師的關愛、社會的溫暖……
故事《最好的一課》,它讓我懂得有一種愛,我們會享用一生,溫暖一生。嘉興的陸媽媽平時喜歡十字繡,有次和讀初二的兒子說起十字繡里最難繡的就是《清明上河圖》,不但特別長,而且顏色非常復雜,至少要繡好幾百萬針,兒子聽了十分驚訝。當天晚上,陸媽媽看到兒子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告訴兒子“學習要有毅力,不要貪玩”,誰知兒子卻說:“你繡成《清明上河圖》,我就答應你考上重點大學!”
為了給孩子作出榜樣,從那時開始,陸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后都繡到10點鐘,雙休日甚至一天繡10多個小時,她計劃5年內把圖繡好,而那時兒子正好高考。兒子見媽媽太辛苦,流淚勸媽媽不要繡了,媽媽對兒子說:“答應的事情,就要堅持。”連續繡了40個月之后,陸媽媽的《清明上河圖》終于繡成了,而她漫長的以身作則也早已有效果,兒子不但成績提高了,而且養成了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陸媽媽用一針一線,給自己的孩子上了最好、最生動的一課。
是呀,媽媽的愛無處不在,融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里。當我肚子餓時媽媽會為我準備可口的飯菜;空閑時媽媽會帶我去外面走走看看;遇到挫折時會鼓勵我找回自信;為了能讓我多點興趣愛好,用省下來的零用錢送我去上課外輔導班。特別是在我生病時,對我的照顧和關愛更是無微不至。記得去年冬天,由于我感冒導致了咳嗽。每天晚上咳個不停,連續掛了幾天的鹽水都不見好轉,媽媽總是呆呆地望著我,眼圈紅紅的。我知道她心里十分難受,每晚都睡不好覺。我就安慰媽媽:“媽,明天我就不咳嗽了。”那時爸爸正在外地工作,一到周末媽媽便帶著我去了爸爸那兒。晚上,媽媽徹夜照顧我。白天帶著我四處看病,吃藥、掛鹽水。持續了一個多月,我的咳嗽病終于痊愈了。我的病好了,但是媽媽卻被我累垮了,她病倒了。但是她的愛卻像一股暖流流進我幼小的心田,溫暖著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拂過新綠的微笑,母愛也是潤物無聲的細雨,母愛更是藍天的自在包容!媽媽的愛我會藏在心里,將是我最珍貴的擁有,我也會用愛做好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