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足捶胸的成語故事

拼音dùn zú chuí xiōng
基本解釋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出處明·吳元泰《東游記》第七回:“只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暫未找到成語頓足捶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頓足捶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朝思暮想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焦頭爛額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令論功而清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
明若觀火 |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一時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