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無鹽的成語故事

拼音kè huà wú yán
基本解釋古代傳說中的丑女。精細地描繪無鹽;把丑婦當作美人。
出處《晉書 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刻畫無鹽的典故
戰(zhàn)國時代,在齊國無鹽那個地方(今山東省東平縣東),有一位女子,姓鐘離,名春,容貌長得特別丑陋,多次選擇丈夫,都沒有成功。四十歲時,她去見齊宣王,向齊宣王指出了齊國當時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齊宣王敬佩他的才能,便娶她為王后,封她為“無鹽君”。
后來,人們就把“無鹽”作為丑女的代稱,如同把“西施”作為美女的代稱一樣。無鹽和西施,一個極丑,一個極美,簡直無法相比!如果竟把她們兩人相提并論,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貶的太低了。
《晉書·周顗(yǐ)傳》載:周顗,字伯仁,晉元帝時,歷任“尚書左仆射”,朝中官宦認為他為人高潔,把他比做樂(yuè)廣。樂廣是當時被人們認為高潔的人物,有“樂翁冰清”的贊語。但是周顗卻認為樂廣根本不能與他相比,因此,當庾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他并不高興,說道:“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以丑比美,比得不恰當,而且因此褻瀆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刻畫無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失魂喪膽 |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 |
秋水伊人 | 《詩經 秦風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天昏地暗 |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肝膽欲碎 |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fā)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