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筵難再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èng yán nán zài
基本解釋比喻良機不易重逢。
出處唐 王勃《滕王閣詩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盛筵難再的典故
唐朝時期,“初唐四杰”的王勃因為他的《檄英王雞》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親,路經洪州,恰好是重陽節,洪州都督閻伯嶼大宴賓客,吟詩作樂,場面非常壯觀。王勃起興作《滕王閣詩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盛筵難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目光短淺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 |
氣充志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正身明法 |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
喟然長嘆 |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
兵無常勢 | 先秦 孫武《孫子 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