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苴罅漏的成語故事

拼音bǔ jū xià lòu
基本解釋補苴:補綴;彌縫;罅:孔隙。修補好裂縫和漏洞。原指彌補儒家學說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彌補文章、理論中的缺陷和漏洞。
出處唐 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暫未找到成語補苴罅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補苴罅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低聲下氣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5回:“這里只苦了襲人,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 |
本位主義 |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六)本位主義,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卻是最惡劣的。”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