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馬失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dé mǎ shī mǎ
基本解釋謂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出處典出《淮南子·人間訓》。見“得馬生災”。
得馬失馬的典故
古代塞北一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胡人那邊去了,鄉親們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幾天后走失的馬帶回幾匹烈馬回來。老翁認為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兒子因騎胡馬摔斷了腿,馬也跑了,老翁認為不是壞事,后來老漢兒子因腿傷而躲過戰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得馬失馬)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順口溜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縱橫開合 |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td> |
膽如斗大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td>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td> |
殺雞取卵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td> |
昂藏七尺 | 明 汪廷訥《種玉記 奇術》:“天付昂藏七尺軀,尋章摘句懶攻儒。” |
常年累月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綁票、械斗?!?/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