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基本解釋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出處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畫蛇添足的典故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后,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余。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xù)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fù)屵^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么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畫蛇添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樂道安命 | 南朝·宋·鮑照《園葵賦》:“蕩然任心,樂道安命?!?/td> |
此一時彼一時 | 語出《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貧賤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聾者之歌 | 《淮南子 原道》:“夫內(nèi)不開于中,而強(qiáng)學(xué)問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 |
目光短淺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jié)論?!?/td>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td> |
著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td> |
陌路相逢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難言;欲言情,又無情可言?!?/td>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td> |
兵無常勢 | 先秦 孫武《孫子 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