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稽博考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ēn jī bó kǎo
基本解釋稽:考核;考:查核。深入地稽考,廣泛地查核。形容苦心鉆研學問。
出處錢仲聯《黃公度先生年譜》:“逮窮年累月,深稽博考,然后乃曉然于是非得失之宜,長短取舍之要。”
暫未找到成語深稽博考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深稽博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動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豆萁燃豆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曉以大義 |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