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的成語故事

拼音tù sǐ hú bēi
基本解釋兔子死了;狐貍很悲傷。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悲痛傷感。悲:悲傷。
出處元 汪元亨《折桂令 歸隱》曲:“鄙高位羊質(zhì)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
兔死狐悲的典故
從前,一只兔子和一只狐貍為對付共同的敵人――獵人,彼此聯(lián)盟發(fā)誓,發(fā)誓要同生死,共患難。一天,當他們正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時,不料一群獵人突然前來,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貍也險遭不測。獵人走后,狐貍就跑到兔子身旁,哀泣悲悼。
有個長者經(jīng)過,看見狐貍在兔子旁邊哭泣,覺得奇怪,就問狐貍哭泣的原因。 狐貍悲哀的說:我和兔子同樣是微小的動物,是獵人捕獵的對象。我們相約共同對敵, 共生死,同患難?,F(xiàn)在我的同盟被獵人射死,他今日的死亡,意味著我明天的死亡。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我哪能不傷心哭泣呢!
長者聽了,嘆著氣,說:你為這樣的同伴哀悼哭得有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兔死狐悲)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服低做小 | 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節(jié),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塵埃?!?/td> |
動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澆風薄俗 | 唐 陳黯《辯謀》:“得之則逸身豐家,不得則嫉時怨命,噫,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td> |
滿滿當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原來銀包不大,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shù)牧?,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經(jīng)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彼?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shù)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shù),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大樹將軍 | 《后漢書·馮異傳》:“諸將軍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