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反的成語故事

拼音mí tú zhī fǎn
基本解釋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
出處《南史 陳伯之傳》:“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
迷途知反的典故
南朝齊刺史陳伯之在齊滅亡后并沒有被梁武帝蕭衍撤換,他在部下鄧繕的唆使下起兵反梁被梁軍打敗,就投降了北魏,當了平南將軍進攻梁。蕭衍的弟弟蕭宏奉命北伐,在壽陽對峙,蕭宏為爭取陳伯之,叫丘遲給他寫信勸他迷途知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迷途知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揚湯止沸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董卓傳》:“卓未至,進敗”裴松之注引《典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 |
醋海翻波 | |
一軌同風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
酒囊飯袋 | 宋 陶岳《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
滿腹經綸 |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綸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愿。” |
溝滿壕平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臭名遠揚 | 《宋書 劉義真傳》:“案車騎將軍義真,兇惡之性,爰自稚弱,咸陽之酷,臭聲遠播。”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