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詞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詠花詞。菊在秋季開放,但這里所詠的盆中菊在端午開放,詞人在初夏欣賞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開放的夏日氣候,“薰風(fēng)殿閣櫻桃節(jié)”,說溫暖的南風(fēng)吹滿殿閣,櫻桃也成熟了。“碧紗窗下沈檀爇”,屋內(nèi)燃著驅(qū)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凸寫菊花開放時(shí)節(jié)。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寫出因花開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贊嘆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全詞最后才說出這一“菊”字,而驚嘆、欣喜之情靈動(dòng)地展現(xiàn)在其中。
顧太清簡介
清代·顧太清的簡介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lán)旗人。嫁為貝勒奕繪的側(cè)福晉。她為現(xiàn)代文學(xué)界公認(rèn)為“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hào)“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shí),非同凡響,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納蘭性德),女中太清春(顧太清)”之語[1] 。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鐘情十分。雖為側(cè)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為。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258篇)〕猜你喜歡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郁孤臺(tái)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自 五代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shí)了》
-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出自 唐代 張九齡: 《望月懷遠(yuǎn)》
-
數(shù)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出自 宋代 何夢桂: 《摸魚兒·記年時(shí)人人何處》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