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后山僧謙自牧游
贈后山僧謙自牧游。元代。艾性夫。 為僧不游醯甕雞,游不名山沮澤龜。見山無詩僧亦俗,詩不高古猶無詩。吾謙年少鐘老氣,發(fā)根甫斷撥云去。歸來笠雪兩肩寒,已覺囊中有佳句。一枝瘦杖萬里心,策策尚欲窮幽尋。湖光山綠上下竺,谷花溪月東西林。我亦愛山行不得,把酒高歌壯行色。為語春風(fēng)九里松,題詩野客今頭白。
[元代]:艾性夫
為僧不游醯甕雞,游不名山沮澤龜。
見山無詩僧亦俗,詩不高古猶無詩。
吾謙年少鐘老氣,發(fā)根甫斷撥云去。
歸來笠雪兩肩寒,已覺囊中有佳句。
一枝瘦杖萬里心,策策尚欲窮幽尋。
湖光山綠上下竺,谷花溪月東西林。
我亦愛山行不得,把酒高歌壯行色。
為語春風(fēng)九里松,題詩野客今頭白。
為僧不遊醯甕雞,遊不名山沮澤龜。
見山無詩僧亦俗,詩不高古猶無詩。
吾謙年少鐘老氣,發(fā)根甫斷撥雲(yún)去。
歸來笠雪兩肩寒,已覺囊中有佳句。
一枝瘦杖萬裡心,策策尚欲窮幽尋。
湖光山綠上下竺,谷花溪月東西林。
我亦愛山行不得,把酒高歌壯行色。
為語春風(fēng)九裡松,題詩野客今頭白。
唐代·艾性夫的簡介
艾性夫(《四庫全書》據(jù)《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江西東鄉(xiāng)(今屬江西撫州)人。元朝講學(xué)家、詩人。與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齊名,人稱“臨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詩,以影印文淵合《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詩淵》所錄詩。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
...〔
? 艾性夫的詩(241篇) 〕
唐代:
齊己
永日還欹枕,良宵亦曲肱。神閑無萬慮,壁冷有殘燈。
香影浮龕象,瓶聲著井冰。尋思到何處,海上斷崖僧。
永日還欹枕,良宵亦曲肱。神閑無萬慮,壁冷有殘燈。
香影浮龕象,瓶聲著井冰。尋思到何處,海上斷崖僧。
宋代:
張耒
木落晚風(fēng)急,宵涼侵暑衣。
有期惟向老,無計未成歸。
木落晚風(fēng)急,宵涼侵暑衣。
有期惟向老,無計未成歸。
明代:
童軒
汗血曾勞百戰(zhàn)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汗血曾勞百戰(zhàn)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後二王。
宋代:
張嵲
無復(fù)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fēng)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無複餘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fēng)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清代:
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zhàn)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zhàn)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
沈明臣
行樂湖南樹,清陰為颯然。
微風(fēng)荷葉上,乳燕杖藜前。
行樂湖南樹,清陰為颯然。
微風(fēng)荷葉上,乳燕杖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