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唐代。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鵲樓。
[唐代]: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鵲樓。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鈎。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同遊。
耿耿金波裡,空瞻鳷鵲樓。
這首詩是天寶三載李白離開長安時所寫。詩的開始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面對這樣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會豪飲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卻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坐席,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這一串動作,形象地顯示了詩人內心的苦悶抑郁和感情的激蕩變化。但是,詩人并沒有甘于消沉,而是從呂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雖然現實是那么得艱難,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最終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相信終有一天會達到理想的彼岸。
本詩利用比興的手法描寫了人世間的坎坷,抒發(fā)了詩人的人生追求,表現了詩人樂觀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不畏人生艱難,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沒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學習的。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清代:
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zhàn)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zhàn)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雲擁潮。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近代:
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wěn)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wěn)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元代:
張翥
西風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西風吹月出雲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隻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