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日出行

          日出行

          [唐代]:李白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沒于荒淫之波?

          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

          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日出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太陽從東方升起,似從地底而來。

          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穿過天空,沒入西海。

          自古以來,從來如此。人不是元氣,怎能與太陽一樣地天長地久呢?

          花草不對春風的愛撫表示感謝,落葉也不對秋風的凋殘表示埋怨。

          哪里有誰揮鞭驅趕著四時運轉呢?其實萬物的興衰旨由自然。

          羲和呀羲和,是誰要你載著太陽落入大海的?

          魯陽有什么德行,竟能揮戈駐日?

          這些傳說逆道違天,實在是荒謬絕倫!

          我將要與天地合而為一,浩然與元氣涅為一體。

          注釋

          日出入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二十八列于《相和歌辭·相和曲》,又在卷一《郊廟歌辭》中有漢之《日出入》古辭。

          隈:山的曲處。

          元氣:中國古代哲學家常用術語,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被認為是最原始、最本質的因素。

          “安得”句:人怎能與日出日落一徉的長久呢?之:指前文所說的日出日落。

          四運:即春夏秋冬四時。

          汩沒:隱沒。荒淫之波:指大海。荒淫:浩瀚無際貌。

          羲和:傳說中為日神駕車的人。

          魯陽:《淮南子·冥覽訓》說魯陽公與韓酣戰,時已黃昏,魯援戈一揮,太陽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大塊:自然天地也。《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喻氣,其名為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稱也。”

          溟涬:謂元氣也。同科:同類。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358-361 .

          2、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01-102 .

          日出行創作背景

            漢代樂府中有《日出入》篇,它詠嘆的是太陽出入無窮,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騎上六龍成仙上天。李白的這首詩反其意而作。此詩并非憑空說理,而是有感于現實而發。

          參考資料:

          1、王治芳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31-234

          日出行鑒賞

            漢代樂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詠嘆的是太陽出入無窮,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騎上六龍成仙上天。李白的這首擬作一反其意,認為日出日落、四時變化,都是自然規律的表現,而人是不能違背和超脫自然規律的,只有委順它、適應它,同自然融為一體,這才符合天理人情。這種思想,表現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光彩。

            詩凡三換韻,作者抒情言志也隨著韻腳的變換而逐漸推進、深化。前六句,從太陽的東升西落說起,古代神話講,羲和每日趕了六條龍載上太陽神在天空中從東到西行駛。然而李白卻認為,太陽每天從東升起,“歷天”而西落,這是其本身的規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揮、操縱。否則,“六龍安在?”意謂:六條龍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這是反問句式,實際上否認了六龍存在的可能性,當然,羲和驅日也就荒誕不可信了。太陽運行,終古不息,人非元氣,是不能夠與之同升共落的。“徘徊”兩字用得極妙,太陽東升西落,猶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動。在這一段中,詩人一連用了“似”、“安在”、“安得”這些不肯定、不確認的語詞,并且連用了兩個問句,這是有意提出問題,借以引起讀者的深省。詩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闡述而以反詰的方式提問,又使語氣變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間四句,是說草木的繁榮和凋落,萬物的興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規律的表現,它們自榮自落,榮既不用感謝誰,落也不用怨恨誰,因為根本不存在某個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著四時的變化更迭。這四句詩是全篇的點題之處、核心所在。“草不”、“木不”兩句,連用兩個“不”字,加強了肯定的語氣,顯得果斷而有力。“誰揮鞭策驅四運”這一問,更增強氣勢。這個“誰”字尤其值得思索。對于這一問,作者的回答是:“萬物興歇皆自然。”回答是斷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質樸剛勁,斬釘截鐵,給人以字字千鈞之感。

            最后八句中,詩人首先連用了兩個詰問句,對傳說中駕馭太陽的羲和和揮退太陽的大力士魯陽公予以懷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會沉埋到浩渺無際的波濤之中去了呢?魯陽公呵魯陽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揮戈叫太陽停下來?這是屈原“天問”式的筆法,這里,李白不僅繼承了屈原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單單是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回答問題。既然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那么硬要違背這種自然規律(“逆道違天”),就必然是不真實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矯誣實多”)。照李白看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順應自然規律,同自然(即“元氣”,亦即“溟涬”)融為一體,混而為一,在精神上包羅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塊”)。人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夠達到與溟涬“齊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藝理論家在談到積極浪漫主義的時候,常常喜歡用三個“大”來概括其特點:口氣大、力氣大、才氣大。這種特點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李白詩中曾反復出現過關于大鵬、關于天馬、關于長江黃河和名山大嶺的巨大而宏偉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詩作比作交響樂的話,那么這些宏大形象就是這支交響樂中主導的旋律,就是這支交響樂中非常突出的、經常再現的主題樂章。在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終跳躍著一個鮮活的靈魂,這,就是詩人自己的個性。詩人寫大鵬:“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大鵬賦》);詩人寫天馬:“嘶青云,振綠發”,“騰昆侖,歷西極”,“口噴紅光汗溝朱”,“曾陪時龍躍天衢”(《天馬歌》)。詩人所寫的山是:“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登太白峰》);詩人所寫的水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贈裴十四》)。李白總愛寫宏偉巨大、不同凡響的自然形象,而在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這樣大的口氣,煥發著這樣大的力氣和才氣,其原因就在這首《日出入行》的最后兩句中──這是詩人“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自我形象。這個能與“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思想基礎。

            李白受老莊影響頗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潛心學道,夢想羽化登仙,享受長生之樂。但從這首詩看,他對這種“逆道違天”的思想和行動,是懷疑和否定的。他實際上用自己的詩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動。這正反映出詩人的矛盾心理。

            這首詩,在表現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既跳開了空泛的抒情,又規避了抽象的說理,而是情中見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發。詩中頻頻出現神話傳說,洋溢著濃郁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而詩人則在對神話傳說中人事的辯駁、揶揄和否定的抒寫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輕輕點出,顯得十分自如、貼切,情和理契合無間。詩篇采用了雜言句式,從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靈活自如。其中又或問或答,波瀾起伏,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樣具有論辯性和說服力。整首詩讀來輕快、活潑而又不失凝重。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水龍吟·鎮淮樓下旌旗

          宋代翁溪園

          鎮淮樓下旌旗,晶明輝映云山閣。宸旒倚重,折沖千里,無逾秋壑。緩帶輕裘,綸巾羽扇,從容籌略。使氈裘膽破,丁寧邊吏,無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橋風月,稱斷樓、卷盡簾箔。紱麟華旦,飽吟玉蕊,款簪金藥。驛騎朝馳,寶鞍賣賜,御筵宣押。更賜環促如,中書入令,作汾陽郭。

          齊雩祭歌 迎神 一

          南北朝謝朓

          清明暢。

          禮樂新。

          再次辛字韻

          明代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送別阿嫂(1) 其二

          費墨娟

          送客逢春可自由,心隨湖水共悠悠。可能相別還相憶,一夕橫塘似舊游。

          贈萬生

          清代屈大均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

          送趙升卿之韶幕

          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

          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