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牧的詩 > 張好好詩

          張好好詩

          [唐代]: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鳳生尾,丹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起引贊,低回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

          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

          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

          絳唇漸輕巧,云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且歡娛。

          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云車。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張好好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于大和三年在已故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觀察使的幕府供職。那時張好好十三歲,已經小有名氣,剛因會唱歌而被編入樂籍。過了一年,沈公改官宣歙觀察使,又把張好好帶去安排在宣城樂籍。又過了兩年,張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師以雙鬟的年紀納為姬妾。再后兩年,我在洛陽東城重又見到張好好。感舊傷懷,就題了這首詩送給他。

          您是南昌佳麗人,當年十三才有余。

          像嫩綠鳳尾剛生芽,像暈紅蓮花還含苞。

          高閣依在半天里,章江連接碧云霄。

          在這里請您試珠喉,專為此把華麗宴排鋪。

          主人公環顧四座客,正驚訝您來得踟躕。

          吳娃就起身引您上前,還猶豫掩長袖半遮面。

          一雙發髻高低恰合宜,青螺小襖正顯身嬌俏。

          明眸嫵媚靜垂下雙袖,歌喉囀動猶如雛鳳鳴呼。

          急促的弦索彈出關紐,高亢的管樂像要吹裂圓蘆。

          多少樂聲都跟不上您的歌唱,繚繞飄渺飛向那碧云天路。

          主人公贊嘆了還又贊嘆,說這樣的歌聲天下稱罕。

          送給您天馬綢緞,還配上水犀頭梳。

          到龍沙洲去看秋浪,在明月下暢游東湖。

          從那以后我們便常常會面,三日不見就要算時隔太疏。

          美麗資質隨著月亮變得豐滿,濃艷風情跟著春天更加展舒。

          深紅的嘴唇漸漸輕靈乖巧,輕盈的步態越發從容自如。

          旌旆旗幟忽然東下,笙歌樂舞轉隨舳艫。

          秋霜凋萎謝樓樓畔樹,春沙溫暖句溪溪邊蒲。

          身外事任由它等同塵土,酒杯前且盡人生歡娛。

          集仙殿里飄然客,作賦壓倒司馬相如。

          聘您使用碧瑤珮,載您動用紫云車。

          從此洞門關閉水聲遠,明月高懸蟬影孤。

          自那時過了沒幾年,已經散盡了我們這些高陽酒徒。

          洛陽城東重又相見愛你,您身姿綽約正酒店當壚。

          奇怪我“為什么事情所苦,年輕輕的就白了須胡?

          同游的伙伴如今可還在?這失意的日子可還受得住?”

          在我哭悼沈公后,水天盡染初秋色。

          斜陽冷光照衰柳,涼風暗生起座隅。

          淚水灑滿胸衣襟,短歌一曲為您書。

          注釋

          張好好:本為歌伎,與杜牧早年在江西幕府時相識。后來張好好得到沈傳師的賞識,并隨其來到宣城,與杜牧頗有往來。后來沈傳師的弟弟納張好好為妾,從此就與杜牧音信隔絕。大和(太和)七年(年),沈傳師任吏部侍郎,宣城幕府中的僚屬們也就各奔前程。直到五年后杜牧來到洛陽,才發現張好好早已被薄情的丈夫拋棄,在洛陽東城的一家酒店里賣酒。

          大和:唐文宗年號(—),也作“太和”。

          佐:輔佐。吏部沈公:沈傳師,字子言,吳(今江蘇蘇州)人,大和(太和)二年(年)以尚書右丞出為江西觀察使,曾召杜牧為幕僚。大和(太和)九年(年)死于吏部侍郎任上,故稱“吏部沈公”。幕:幕府,將軍的府署。

          樂籍:樂部的名冊。古時官伎隸屬于樂部。

          移鎮宣城:沈傳師于大和(太和)四年(年)九月調任宣歙觀察使。

          沈著作:沈傳師的弟弟沈述師,字子明,大概曾任著作郎或者著作佐郎,故稱。雙鬟:將頭發盤曲繞成環狀,挽成雙髻,為年少女子的常見發型。一說指一千萬錢。

          豫章:郡名,即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沈傳師為江西觀察使即駐于此地。姝:美女。

          茁:生長。鳳生尾:植物,當即鳳尾竹。

          跗(fū):花萼的基部。

          高閣:指滕王閣,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所建,舊址在江西新建縣西章江門上,西臨大江。

          章江:即章水,源出江西崇義聶都山,東北流入贛縣,與貢水合流為贛江,經南昌流入鄱陽湖。碧虛:天空。

          華筵:豐盛的宴席。

          主公:指沈傳師。顧:回頭看。

          踟(chí)躕(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吳娃:吳地的美女。起引:攙扶引領。

          裾(jū):衣服的前襟。

          羅襦(rú):絲羅制成的短襖。

          盼盼:貞元間名伎關盼盼,善歌舞,雅多風態,為武寧節制徐建封所寵。這里代指張好好。

          雛鳳呼;形容聲音清越,如同小鳳凰的鳴叫聲。

          繁弦:急促的樂聲。迸:噴射,裂開。關紐:琴弦的轉軸。

          塞管:即蘆管,一種少數民族樂器。

          裊裊:歌聲綿延不斷。云衢:天空。

          主公:一作“主人”。

          天馬錦:用沙狐皮做成的皮大衣。沙狐活動于沙丘地帶,身小皮白,肚子下的皮稱為天馬皮,下巴下的皮稱為烏云豹,都是極為貴重的皮料。

          副:配上。水犀梳:用珍貴的水犀角制成的梳子。

          龍沙:地名,在南昌城北,因其地多白沙并呈龍形,故名。

          東湖:地名,在南昌城東,與章江相通,也是當時的游覽勝地。

          玉質:玉體。滿:豐滿。

          艷態:嬌艷的姿態。舒;舒展。

          絳唇:紅唇。

          云步:像云彩一樣飄逸的腳步。虛徐:輕柔,舒緩。

          旌(jīng)旆(pèi):旌旗。東下:指沈傳師調任宣州。

          舳(zhú)艫(lú):船尾為舳,船頭為艫,指首尾相連的船只。

          謝樓:謝朓樓,在宣城北,又名北樓,南朝齊宣城太守謝所建。

          句溪:又名東溪,從宣城東流過,曲折如同“句”字,故名。

          樽:酒杯。

          集仙客:指沈述師。此句下詩人自注:“著作嘗任集賢校理。”集賢為唐代宮殿名,內設書院,有學士、直學士等職。

          諷賦:作賦。欺:壓倒。相如: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著名文學家,初名犬子,因慕戰國時人藺相如,改名為相如。名作有《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等。

          聘:下聘,用禮物訂婚。碧瑤:碧綠的玉佩,形容貴重。

          紫云車:仙人乘坐的車子,形容豪華。典出《博物志》:“王母乘紫云車而至于殿西。”

          洞閉水聲遠:典出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東漢永平年間,劉晨和阮肇在天臺山桃源洞遇見二位仙女,偕至洞府,結為伉麗。平日以對弈為樂。半年后思鄉心切,二女相送出溪口,返家一看,竟已歷七世。后來兩人再度來山,終于修仙上天。這里暗指張好好嫁給沈述師后不再與故人往來。

          月高蟾影孤: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為后羿之妻,偷吃了長生不老藥,托身于月宮,化為蟾蜍。此處暗示張好好獨守空房,孤單寂寞。

          爾來:從那時起。

          高陽徒:即高陽酒徒。典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劉邦引兵過陳留,高陽人酈食其求見,劉邦聞使者言“狀貌類大儒”,遂不想見。令使者出謝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食其大怒呵斥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乃延入,后受重用。后用“高陽酒徒”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洛城:洛陽。詩人于大和(太和)九年(年)秋,以監察御史分司洛陽。

          為當壚(lú):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后,貧困無以為生,只得開了一家小酒店,文君當壚掌廚,相如招待客人并洗滌杯碟。婥婥,姿態美好的樣子;當壚,指賣酒,壚是酒店里安放酒壇的土臺。

          怪我:對我感到驚奇。

          落拓:無拘無束,自由放縱。

          “門館”句:指詩人因為沈傳師的去世而痛哭。因為杜牧曾為沈傳師的幕僚,故有此稱。“慟哭”典出《晉書·謝安傳》,謝安之甥羊曇為謝安所愛重,謝安曾經坐車進西州門。謝安死后,羊曇走路從不經過那里,一次大醉后不覺走到了西州門,發覺后慟哭而返。

          座隅:座邊。

          參考資料:

          1、吳鷗 等.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40-47

          2、羅時進 編選.杜牧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26-30

          張好好詩創作背景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陽與張好好不期而遇,此時的張好好已經淪落為他鄉之客,以當壚賣酒為生。杜牧感慨萬分,寫了一首五言長篇《張好好詩》。《張好好詩》創作具體時間是大和八年,即834年。

          張好好詩鑒賞

            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自嘲的杜牧,其實是位頗富同情心的詩人。公元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杜牧路過金陵,曾為“窮且老”的昔日歌女杜秋,寫了悲慨的《杜秋娘詩》;兩年后,詩人任東都監察御史,在洛陽重逢豫章(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樂妓張好好,又為她淪為“當壚”賣酒之女,而“灑盡滿襟”清淚——這就是此詩的由來。

            風塵女子的淪落生涯,在開初往往表現為人生命運的驚人躍升。此詩開篇一節,正以濃筆重彩,追憶了張好好六年前初吐清韻、名聲震座的美好一幕:“翠茁(zá,生長)鳳生尾,丹葉蓮含跗(花萼的基部)”——這位年方“十三”有余的歌女,當時身穿翠綠衣裙,裊裊婷婷,就像飄曳著鮮亮尾羽的鳳鳥;那紅撲撲的臉盤,更如一朵搖曳清波的紅蓮,含葩欲放。詩人安排她的出場非同一般,那是在一碧如染的贛江之畔、高倚入云的滕王閣中——正適合美妙歌韻的飛揚、回蕩。為了這一次試唱,人們特為準備了鋪張的“華筵”,高朋滿座。而處于這一切中心的,便是張好好。

            此刻,她正如群星拱衛的新月,只在現身的剎那間,便把這“高閣”的“華筵”照亮了。為著表現張好好的驚人之美,詩人還不忘從旁追加一筆:“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主公,即江西觀察使沈傳師(當時詩人正充當他的幕僚);“來踟躕”,則化用《陌上桑》“使君從東來,五馬立踟躕”之意,描寫沈傳師在座中初睹張好好風姿的驚訝失態的情景,深得側面烘托之妙。

            然后便是張好好的“試唱”,詩中描述她在“吳娃”的扶引下羞怯登場,低頭不語地擺弄著長長的前襟;一雙發鬟高下相宜,縷縷發辮才曳過短襦——寥寥數筆,畫出了這位少女的無限柔美羞怯之態。令人不禁要懷疑如此小兒女家,竟有聲震梁塵的妙喉。然而,“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當她像貞元(785-805)間名妓關盼盼那樣乍一摔袖,席間便頓時響徹小鳳凰一般清潤圓美的歌鳴。這歌聲嘹亮清麗,竟使伴奏的器樂都有難以為繼之感,以至于琴弦快要迸散關鈕、蘆管即將為之破裂。而張好好的裊裊歌韻,卻還壓過“眾音”,穿透高閣,直上云衢。白居易《琵琶行》表現商女奏樂之妙,全借助于連翩的比喻描摹;此詩則運用高度的夸張,從伴奏器樂的不勝競逐中,反襯少女歌喉的清亮遏云,堪稱別開蹊徑。

            一位初登歌場的少女,一鳴驚人,贏得了觀察使大人的青睞。她從此被編入樂籍,成了一位為官家賣唱的歌妓。未更人事的張好好,自然不懂得,這失去自由的樂妓生涯,對于她的一生意味著什么。她大約到是滿心喜悅地以為,一扇富麗繁華的生活之門,已向她砰然打開——那伴著“主公”在彩霞滿天的秋日,登上“龍沙”山(南昌城北)觀浪,或是明月初上的夜晚,與幕僚們游宴“東湖”的生活,該有無限樂趣。最令詩人驚嘆的,還是張好好那日愈變化的風韻:“絳唇漸輕巧,云步轉虛徐”——不知不覺中,這位少女已長成風姿殊絕的美人。當沈傳師“旌旆”東下、調任宣歙觀察使時,自然沒忘記把她也“笙歌隨舳艫”地載了去。于是每遇霜秋、暖春,宣城的謝朓樓,或城東的“句溪”,就有了張好好那清亮歌韻的飛揚。這就是詩之二節所描述的張好好那貌似快樂的樂妓生活——詩人當然明白,這種“身外(功業、名聲)任塵土,樽前極歡娛”的“歡娛”,對于一位歌妓來說,終竟只是曇花一現,并不能長久。但他當時怎么也沒預料,那悲慘命運之神的叩門,對張好好竟來得如此突然。而這一節之所以極力鋪陳張好好美好歡樂的往昔,也正是為了在后文造成巨大的逆轉,以反襯女主人公令人驚心的悲慘結局。

            這結局在開始依然帶有喜劇色彩:“聘之碧瑤佩載以紫云車(仙人所乘)”。

            那風度翩翩、長于“諷賦”的聘娶者,就是曾任“集仙殿”校理的沈傳師。詩序稱他“以雙鬟(一千萬錢)納之”,可見頗花費了一筆錢財,故詩中以“碧瑤佩”、“紫云車”等夸張之語,將這出“納妾”喜劇著力渲染了一番。張好好呢,大約以為終于有了一個歸宿,生活拘檢起來,正如傳說中的天臺仙女一般,關閉“洞門”,不再與往日熟知的幕僚交往。“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二句,敘女主人公為妾景象,雖語帶詼諧,字里行間畢竟透露著一種孤清幽寂之感,它似乎暗示著,女主人公身為侍妾,生活過得其實并不如意。

            詩情的逆轉,是數年后的一次意外相逢:“洛城重相見,綽綽為當壚”——當年那綽約風姿的張好好,才不過幾年,竟已淪為賣酒東城的“當壚”之女。這令詩人十分震驚。奇特的是,當詩人揭開張好好生涯中最慘淡的一幕時,全不顧及讀者急于了解淪落真相,反而轉述起女主人公對詩人的關切詢問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此四句當作一氣讀,因為它們在表現女主人公的酸苦心境上,簡直妙絕——與舊日朋友的相逢,竟是在如此尷尬的場合;張好好縱有千般痛楚,教她也無法向友人訴說。沉淪的羞慚,須得強加壓制,最好的法子,便只有用這連串的問語來岔開了。深情的詩人不會不懂得這一點。縱有千種疑問,也不忍心再啟齒相問。詩之結尾所展示的,正是詩人默然無語,在“涼風生座隅”的悲哀中,凝望著衰柳、斜陽,撲簌簌流下滿襟的清淚——使得詩人落淚不止的,便是曾經以那樣美好的歌喉,驚動“高閣”“華筵”,而后又出落得“玉質”、“絳唇”、“云步”“艷態”的張好好的不幸遭際;便是眼前這位年方十九,卻已飽嘗人間酸楚,終于淪為賣酒之女、名震一時的名妓。

            這首詩正以如此動人的描述,再現了張好好升浮沉淪的悲劇生涯,抒發了詩人對這類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苦難女子的深切同情。作為一首敘事詩,詩人把描述的重點,全放在回憶張好好昔日的美好風貌上;并用濃筆重彩,表現她生平最光彩照人的躍現。只是到了結尾處,才揭開她淪為酒家“當壚”女的悲慘結局。這在結構上似乎頗不平衡。然而,正是這種不平衡,便在讀者心中,刻下了張好好最動人美麗的形象;從而對她的悲慘處境,激發起最深切的同情。

            解釋二:孤燈殘月伴閑愁,

            幾度凄然幾度秋;

            哪得哀情酬舊約,

            從今而后謝風流。

            這是杜牧的愛人張好好寫給他的詩,詩里有愛,愛重含愁,愁中又透著決然。

            杜牧和湖州名妓張好好是在南昌沈傳師的府上認識的。當時的的杜牧尚未成家,風流倜儻,而張好好美貌聰慧,琴棋書畫皆通。參加宴會時兩人經常見面,張好好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愛上張好好的色藝雙絕。他們湖中泛舟,執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無限美好。本應該留下一段佳話,讓人沒想到的是,沈傳師的弟弟也看上了張好好,很快納她為妾。張好好作為沈傳師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杜牧亦官位低微,只好一認落花流水空余恨,就此互相別過。

            張好好出嫁時留下此詩,從此一入侯門。后杜牧在長安抑郁而死,張好好聞之悲痛欲絕,瞞了家人到長安祭拜,想起相愛與別離的萬般凄楚,竟自盡于杜牧墳前。

            所以不是什么同情,是愛情詩篇。

          杜牧簡介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438篇)

          猜你喜歡

          乙巳歲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書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內成十詩奉寄 其二

          宋代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述謝陳亮之邦伯時自廣平被召 其一

          明代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

          贈商水連尉同年

          宋代祖無擇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思開平下毗陵

          明代朱元璋

          憶昔雄師罷戰灰,開平猶有教軍臺。自從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來。

          思起相從不憚役,想來奮戰愈增哀。有時夢里還相見,抱鼓聲中旗甲開。

          次周紀善韻

          元代胡奎

          大鵬摶九霄,不如海鷗逸。白首歸故里,心神猶恍忽。

          我足不良行,我言竟誰述。多君富文藻,詞源倒溟渤。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717|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