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傷春
戍卒傷春。唐代。于濆。 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晚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
[唐代]:于濆
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
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
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
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
晚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
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
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
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
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
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
晚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
淩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
譯文
連續多年駐守邊塞,花草飄香的春季又將過去。
春風用盡最后一絲力量,陰山的積雪也未曾減少。
一株枯瘦蕭條的柳樹,向南的枝條上嫩葉剛剛萌芽。
那枝條帶著故鄉的情意,給予人攀折枝條以寄離情。
晚風中裹挾著漫漫黃沙,看著與故鄉同樣的明月默默落淚。
凌煙閣上懸掛的有功之人,未必全都是忠烈之士。
注釋
芳菲節:花草飄香的季節,指春季。
東風:春風。
南枝:朝南的樹枝。
磧沙:水中沙堆。
唐代·于濆的簡介
于濆,字子漪,自號逸詩,晚唐詩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初(約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舉進士及第,仕終泗州判官。濆患當時詩人拘束聲律而入輕浮,故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有《于濆詩集》、《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 于濆的詩(50篇) 〕
明代:
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
郊廟朝會歌辭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云,日正當午。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雲,日正當午。
明代:
曹溶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只有人如故。
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隻有人如故。
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
宋代:
連文鳳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
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摩挲。
少年場屋苦奔波,每對書檠讀不多。
三十年來書好讀,可鄰老眼費摩挲。
: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遊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清代:
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