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少林賦全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少林賦全文篇一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詹導,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國家5a級著名旅游景點——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它總面積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

          我們首先來到了塔林,這里有不計其數的塔,塔下面埋著的歷代和尚的骨灰。塔的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不同形狀的塔,埋葬的和尚等級也是不一樣的。它是一個雄偉的建筑群,每年都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游者前來參觀。

          很多人都知道,少林寺的武術名聞天下。現在我們移步去看寺僧練武的遺跡,千佛殿。殿內磚地上還保存著20多個直徑約4.5厘米的洼坑,這是往昔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跡,這也是僧人刻苦練功的見證,同時說明少林拳所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點。

          我們都知道拜佛要雙手合十,但是在少林寺,可以單手拜。傳說:當年慧可想拜初祖達摩為師,無奈達摩不收,達摩說除非天降紅雪,慧可只能自斷左臂,用自身鮮血染紅大雪,感動了達摩,最終換得達摩收徒!因為慧可只有右臂,只能單手合什,后來慧可成為禪宗二祖,僧人為了紀念慧可,所以也使用單手拜。少林寺還有個景點叫立雪亭,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建的,現在,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前去參觀。

          好了,現在是大家的活動時間,三個小時后,請大家在大門口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

          少林賦全文篇二

          少林寺,位于中國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少林寺的

          導游詞

          ,希望你會喜歡!

          各位團友,大家都一定聽說過“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確,在許多人看來,少林寺就是中國武術的代名詞。它也因此成為海內外人士心目中的武術圣地。但是,大家知道嗎?由北魏孝文帝元宏始建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少林寺,因為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在此首傳禪宗的緣故,而被尊為“禪宗祖庭”。已有1600余年歷史的少林寺以其精湛的少林功夫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今天,就請大家和我一起,近距離的體驗這一神秘的東方古剎!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少林寺的常住院。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筑,遵循我國傳統的寺廟建筑布局。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依佛經言,應作“三門”。,三門即三解脫門簡稱,稱寺院大門為三門,取其入道之義。為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單檐歇山式建筑,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

          過了山門,我們看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塊。它們共同記載著千年古剎的興衰狀況,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內容。俗話說: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像不像,三分樣,大家可以比照這些塑像姿勢,練習練習。

          我們現在看到是第二進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

          天王殿后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寶殿,也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墻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墻后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大家看,在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上面有麒麟雕像,麒麟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瑞獸,它們預示禪宗已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晨鐘暮鼓”是形容寺院中僧人生活的常用詞匯,大家看,這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筑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

          大家眼前的這一建筑可是鼎鼎大名,少林寺藏經閣!在小說家筆下,這里曾是風云際會之處。但小說畢竟是小說,現在的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的場所。殿外懸趙樸初所書豎匾“藏經閣”。此匾額中“藏”字少了幾筆,乃趙樸初警示后來者以史為鑒,保護好經書寶藏。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達摩亭,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達摩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佛教經典記載:達摩來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虛心向達摩求教,被達摩拒絕,神光并不灰心。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后,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精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神光依舊侍立在亭外,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后,見神光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證,并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缽真傳”的

          成語

          故事即源于此。“斷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為禪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少林寺最高的大殿,當然也是最珍貴的殿堂,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整個少林寺院建筑群落中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盧閣,殿高20余米,面積300余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掛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皇帝御書,殿內東、西北、三面墻壁上是明代繪制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設計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我們往地上看,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他們是歷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從這些腳坑我們可見少林功夫非同一般。為何在室內習武,難道是密練蓋世神功。真正原因是清代朝廷禁止民間習武,少林武僧只好選擇最隱蔽空曠的千佛殿習武。

          各位朋友,請大家按原路返回,我們下面參觀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少林寺塔林。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林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古塔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級到七級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層級、形制是根據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學造詣、佛徒數量、威望高低、經濟狀況及歷史條件而定的。

          古跡林立閱盡華夏三千年歷史 ,

          名山縱橫覽遍中州八百里風光。

          好了,各位游客,少林寺的參觀活動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有機會再到少林寺參觀旅游,修身養性,學拳習武,謝謝大家。

          各位來賓,我們現在要去參觀游覽的地方就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并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區還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20xx年,少林寺景區被國家旅游局首批認定為我國目前最高級----4a級旅游區。

          少林寺景區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游景點。

          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山門: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后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天王殿 我們現在看到是第二進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 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墻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墻后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筑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原建筑毀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進行了重修,它們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鐘樓前這塊碑刻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李世民碑》的北邊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傳法禪師的經歷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圖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體現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們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詩: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于1982年,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這里展示了緊那羅王的報身、法身、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 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臺下有一口大鐵鍋,是明代萬歷年鑄造的,據說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從這口鍋內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復當時的昌盛與繁榮。

          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為元代鑄造,此鐘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證,并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缽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于此。“斷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為禪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

          達摩亭東側的為文殊殿,殿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少林寺最高的大殿,當然也是最珍貴的殿堂。

          千佛殿 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盧閣,殿高20余米,面積300余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掛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皇帝御書,殿內東、西北、三面墻壁上是明代繪制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設計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我們往地上看,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他們是歷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從這些腳坑我們可見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東面是觀音殿又名錘譜殿,殿內供奉白衣大士,即觀音菩薩。殿內墻壁上是清中晚期繪制的少林寺拳譜。

          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林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其余為清塔和宋代不詳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古塔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級到七級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層級、形制是根據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學造詣、佛徒數量、威望高低、經濟狀況及歷史條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禪師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長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史、雕刻、書法、藝術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貴寶藏。 下面我們繼續到初祖庵參觀。

          現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后面山坡上,是達摩的后代弟子為紀念達摩面壁所建。面積7760平方米,其中初祖庵大殿為宋代典型的木結構建筑,現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我們乘座索道去二祖庵參觀。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缽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后曾在此靜養。

          達摩洞位于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約7米,高3 米,寬3.5米,從公元527年到536年,達摩在此面壁九年,終成正果,首傳禪宗,成為佛教史上的偉大創舉。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兩旁山巖上有歷代名人留下的多處石刻。

          少林賦全文篇三

          河南省位于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游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游資源而著稱。對于廣大海內外旅游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于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游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

          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云臺山等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游客。

          以上就是我們河南的基本情況。而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少林寺。我們走鄭少洛高速公路,到登封下高速。途徑新密,大約一個小時就到達少林寺。現在我們就在新密市境內。新密市的煤炭產量和儲量都相當豐富,因此有“烏金之鄉”的美稱,另外,新密的密玉也相當有名。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并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我們的車已經進入少林寺景區之內,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一同進入景區參觀。

          景區講解

          山門 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山門殿佛龕后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現在進入的是第二進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參觀完天王殿我們就來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墻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墻后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現在經過的是藏經閣。藏經閣又名法堂,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

          接下就是方丈室。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為元代鑄造,此鐘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

          現在到達的地方是達摩亭。達摩亭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達摩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佛教經典記載:達摩來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虛心向達摩求教,被達摩拒絕,神光并不灰心。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后,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精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日天降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后,見神光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證,并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缽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于此。“斷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為禪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由此可知,禪就是心中有佛。

          西方圣人殿的四周壁畫為五百羅漢朝田比盧。

          朋友們,我們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給大家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四點半我們在山門口與彌勒佛說再見。

          少林賦全文篇四

          譯曰,佛祖大意,謂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虛,一曰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無礙無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則進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虛者,洗髓是也;脫換者,易筋是也。

          其洗髓之說,謂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臟腑肢骸悉為滓穢所染,必洗滌凈盡,無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門,不由此則進道無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內;易筋者,欲堅其外。如果能內清靜、外堅固,登壽域在反掌之間耳,何患無成。

          且云易筋者,謂人身之筋骨由胎稟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筋和者,種種不一,悉由胎稟。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痿,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若其人內無清虛而有障,外無堅固而有礙,豈許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否則,道亦難期。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為言大矣哉。易者,乃陰陽之道也。易即變化之易也。易之變化,雖存乎陰陽,而陰陽之變化,實存乎人。弄壺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陰陽。故二豎系之在人,無不可易。所以為虛、為實者易之,為剛、為柔者易之,為靜、為動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后先者易其緩急,順逆者易其往來,危者易之安,亂者易之治,禍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氣數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覆,何莫非易之功也。至若人身之筋骨,豈不可以易之哉。

          然筋,人身之經絡也。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經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豈可容其弛、攣、靡、弱哉。而病、瘦、痿、懈者,又寧許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攣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強,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縮者易之以長,筋靡者易之以壯。即綿泥之身,可以立成鐵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故陰陽為人握也,而陰陽不得自為陰陽。人各成其人,而人勿為陰陽所羅。以血氣之驅,而易為金石之體。內無障,外無礙,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來。然此著功夫,亦非細故也。而功有漸次,法有內外,氣有運用,行有起止,至藥物器制,節候歲月,飲食起居,始終各有征驗。入斯門者,宜先辦信心,次立虔心,奮勇堅往,精進如法,行持而不懈,自無不立躋圣域矣。

          般刺密諦曰,此篇就達摩大師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譯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見或創造一語。后篇行功法,則具詳原經譯義。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請琢磨可也。

          夫人之一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內而精氣與神,外而筋骨與肉,共成其一身也。如臟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內,血脈主之;周身上下動搖活潑者,此又主之于氣也。是故修煉之功,全在培養血氣者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隨陰陽之所至,而百物生焉,況于人生乎,又況于修煉乎。且夫精氣神為無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此法必先煉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煉有形而棄無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設相違而不相倚,則有形者亦化而無形矣。是故煉筋,必須煉膜,、煉膜必須煉氣。然而煉筋易而煉膜難,煉膜難而煉氣更難也。先從極難,極亂處立定腳根,后向不動、不搖處認斯真法。

          務培其元氣,守其中氣,保其正氣。護其腎氣,養其肝氣,調其肺氣,理其脾氣,升其清氣,降其濁氣,閉其邪惡不正之氣。勿傷于氣,勿逆于氣,勿憂思悲怒以損其氣。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達,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能起能張,則膜與筋齊堅齊固矣。

          如煉筋不煉膜,而膜無所主;煉膜不煉筋,而膜無所依;煉筋、煉膜而不煉氣,而筋膜泥而不起;煉氣而不煉筋膜,而氣痿而不能宣達流串于筋絡。氣不能流串,則筋不能堅固,此所謂參互其用,錯綜其道也。

          俟煉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務使周身之膜皆能騰起,與筋齊堅,著于皮,固于內,始為子母各當。否則筋堅無助,譬如植物,無土培養,豈曰全功也哉。

          般刺密諦曰:此篇言易筋以煉膜為先,煉膜以煉氣為主。然此膜人多不識,不可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則聯絡肢骸,膜則包貼骸骨。筋與膜較,膜軟于筋;肉與膜較,膜勁于肉。膜居肉之內,骨之外。包骨襯肉之物也。其狀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氣串于膜間,護其骨,壯其筋,合為一體,乃曰全功。

          內與外對,壯與衰對,壯與衰較,壯可久也。內與外較,外勿略也。內壯言堅,外壯言勇。堅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堅是真堅也。堅堅勇勇,勇勇堅堅,乃成萬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剛之體矣。

          凡煉內壯,其則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專于積氣也。積氣者,專于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要,妙于用揉,其法詳后。凡揉之時,宜解襟仰臥,手掌著處,其一掌下胸腹之間,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氣之地,應須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口氣,逸其身勞,鎖其意弛,四肢不動,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絕其諸妄念,漸至如一不動,是名曰守。斯為合式。蓋揉在于是,則一身之精氣神俱注于是。久久積之,自成庚方一片矣。設如雜念紛紜,弛想世務,神氣隨之而不凝,則虛其揉矣,何益之有。

          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氣血不能自主,悉聽于意,意行則行,意止則止。守中之時,意隨掌下,是為合式。若或弛意于各肢,其所凝積精氣與神,隨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壯,而非內壯矣。揉而不積,又虛其揉矣,有何益哉。

          三曰待其充周。凡揉與守,所以積氣。氣既積矣,精神血脈悉皆附之守之不馳,揉之且久,氣惟中蘊而不旁溢。氣積而力自積,氣充而力自周。此氣即孟子所謂至大至剛,塞乎天地之間者,是吾浩然之氣也。設未及充周,馳意外走,散于四肢,不惟外壯不全,而內壯亦屬不堅,則兩無是處矣。

          般刺密諦曰:人之初生,本來原善。若為情欲雜念分去,則本來面目一切抹倒,又為眼、耳、鼻、舌、身、意分損靈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達摩大師面壁少林九載者,是不縱耳目之欲也。耳目不為欲縱,猿馬自被其鎖絆矣。故達摩大師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歸,而登正果也。此篇乃達摩佛祖心印先基,真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若能如法行之,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極樂世界,可立而登矣。

          夫揉之為用,意在磨礪其筋骨也。磨礪者,即揉之謂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

          一曰揉有節候。如春月起功,功行之時,恐有春寒,難以裸體,只可解開襟。次行于二月中旬,取天道漸和,方能現身下功,漸暖乃為通便,任意可行也。

          二曰揉有定式。人之一身,右氣左血。凡揉之法,宜從身右推向于左,是取推氣入于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于左,揉令胃寬,能多納氣;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勞。

          三日揉宜輕淺。凡揉之法,雖曰人功,宜法天義。天地生物,漸次不驟,氣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若法之,但取推蕩,徐徐來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為合式。設令太重,必傷皮膚,恐生癍疿;深則傷于肌肉筋膜,恐生熱腫,不可不慎。

          太陽之精,太陰之華,二氣交融,化生萬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音,苦無堅志,且無恒心,是為虛負,居諸而成之者少也。

          凡行內煉者,自初功始,至于成功,以至終身,勿論閑忙,勿及外事。若采咽之功,茍無間斷,則仙道不難于成。其所以采咽者,蓋取陰陽精華,益我神智,俾凝滯漸消,清靈自長,萬病不生,良有大益。

          其法:日取于朔,謂與月初之交,其氣方新,堪取日精。月取于望,謂金水盈滿,其氣正旺,堪取月華。設朔望日遇有陰雨或值不暇,則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猶可凝神補取。若過此六日,則日昃月虧,虛而不足取也。朔取日精,宜寅卯時,高處默對,調勻鼻息,細吸光華,合滿一口,閉息凝神,細細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宮,是為一咽。如此七咽,靜守片時,然后起行,任從酬應,毫無妨礙。望取月華,亦準前法,于戌亥時,采吞七咽。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恒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者,乃能取用之。此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誤也。

          少林賦全文篇五

          暑假的一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一部由劉德華、謝霆鋒主演的《新少林寺》,看了之后,令我感觸大發,便寫下了這篇觀后感。

          劇中主要講的是一位叫候杰的軍閥司令,為了奪到登封城追殺到少林寺,并殺了登封城的主人,外國人也看上了這塊土地,準備用80架自動機槍換在這里建鐵路,可是候杰不同意,外國人就走人了,候杰哥哥宋虎和候杰定下了娃娃親,但卻引發了一場不可收拾的戰爭,候杰的女兒就不幸身亡了。候杰改邪歸正,拜于少林寺,法名凈覺。候杰的手下曹蠻成了大哥,他便拿著國寶與外國人交換槍。后來,他打聽到了大哥,便一心要把大哥殺了,可總是不能成功,外國人也加入了戰爭,將整個少林寺毀于一旦。曹蠻終于反省過來,不再殺人了。

          是啊,何必要再殺人呢?即使犯了天大的錯誤,也是可以原諒的,要相信回頭是岸。希望有些吸毒、賭博的人,不要再錯下去,你們的親人也不想你們這樣,我們大家還是能原諒你們的!

          佛法于片中的點點滴滴來體現,當劉德華放下屠刀想出家時,我心中一閃而過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轉身為魔,反身為佛。每個人都有佛性,其實人不是學佛,而是醒來而已,從人的夢中醒來,佛性即現。諸多經典不是用來讀的,是用來悟的,而人生的大起大落,可以讓人頓悟。當方丈說:不要有分別心時,我忽然明白,真的無善惡之分,因為大惡才大善,小善只因小惡。

          方丈與成龍的幾句對話,讓我充滿法喜,方丈問:你覺得是金子有用還是一堆爛泥有用?答:我想是金子吧!再問:那給你一粒種子呢?是呀,金子固然比爛泥漂亮實在可用,可是對于蓮花的種子來說,只有爛泥才能讓它開出潔白莊嚴的蓮花。這就是生活,就是人生,一帆風順的人未必是幸福圓滿的,而一路坎坷的人也未必是苦難的,因為那些坎坷就是爛泥,它們在人的心中培育了潔白的蓮花,而蓮花讓人平靜圓滿。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色欲色欲www|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