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泉,越品越見清冽;生活如茶,越品越見幽香;生活如酒,越品越感醇厚。
生活的真味,是需要細細咀嚼、細細品味的,無論是在家中、在校園、還是在街巷、在田野,哪怕只是一抹微笑、一本好書、一棵竹樹或是一只飛鳥……都可以引發我們對真、善、美的觀察、體味與思索。
生活的滋味,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奈。
生活的滋味,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傷感。
生活的滋味,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羈旅之思以及思鄉情懷。
生活的滋味,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心情迷亂,難以平靜。
生活的滋味,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徹夜無眠、鬢發染霜、淚下如霰的這種感傷之情。
生活的滋味,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
生活的滋味,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游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生活的滋味,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生活的滋味,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
但是,生活的滋味不僅僅是這些感傷,它同時也是快樂的、奮發的、向上的!你瞧:
生活的滋味,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樂觀。
生活的滋味,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的奮發進取矯健凌厲。
生活的滋味,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凌寒傲雪,漁翁獨釣于眾人不釣之時的特立獨行。
生活的滋味,是“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漁翁的超塵絕俗,悠然自得。
生活的滋味,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的奮發進取矯健凌厲。
生活的滋味,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與眾不同的一反悲秋之調。
生活的滋味,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朋友之間的不拘俗禮、快樂自由。
生活的滋味,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生活的滋味,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會心一笑、意趣橫生的畫面。
生活的滋味,是……
生活的滋味,其實就是柴米油鹽那瑣碎的散文,平凡中的不平凡。
生活的滋味,其實就是經歷那坎坷不平的小說,不平凡中的平凡。
生活中沒有導演,誰都無法對生活進行彩排,但誰都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編劇,是生活那一座雜亂無章的素材庫成為我們想要的體裁、滋味。
生活,需要細細的去品味,去咀嚼出不一樣的滋味來。